编辑部:
“洗脑”本是传销组织对新加入的成员上的必修课,宁夏回族自治区工商部门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设立“劝导室”对传销人员进行“反洗脑”。
今年4月,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金凤分局设立全区首家“传销人员劝改室”,专门用于“反洗脑”。成立至今,已有上百名传销人员在这里接受劝改,执法工作打破瓶颈,走出了一条新路。
近日,《法制日报》记者在银川市工商局金凤分局的劝改室看到的一幕,工商执法人员通过向30多名传销人员讲述真实的案例:“这是2009年发生在兴庆区的一个案例,一名外地男子陷入传销窝点后,多次试图逃跑。传销头目将这名男子反锁在屋内,并将洒有汽油的一大包衣服从窗口扔进去。这名男子大声呼救,最终被执法人员救下。假设没有及时接到举报,这名男子很可能丧命。这就是传销的真面目。”
工商人员希望传销人员认清传销活动的实质,走出传销头目编织的谎言,重新定位人生方向。
当日,金凤分局共对60多名传销人员进行劝改。通过观看警示宣传片、案例展板的方式,让传销人员直观地感受传销带来的危害。看到电视机上播放的警示镜头,不少传销人员不时发出叹息。
据了解,针对个别传销人员被“洗脑”后,强烈排斥他人劝解的情况,金凤分局执法人员还进行了“一对一”的劝改。
“劝改室运行4个多月,先后劝改了500多名传销人员。但由于人力有限,不能追踪情况,暂时不能确定劝改的具体效果怎么样。但是,对于一些刚刚陷入传销窝点的人员来说,这种劝改方式肯定有效果。”金凤工商分局相关负责人说。
记者了解到,目前传销已经由传销商品转化为拉人头、传人头,由经济违法上升为非法集资、经济诈骗范畴;传销活动也由集中讲课转变为分散讲课,呈现出从公开、半公开转为地下、居住分散等新特点;传销分子聚集窝点也更加隐蔽,以往传销人员几十人居住在一起,现在则分散居住在几个小区,平时主要以电话联系。传销人员在外出时也以小规模行动为主。更重要的是,如果“洗脑”不成功,传销组织者不再强行限制人身自由,这样做的目的是让不参加者不再举报传销窝点;传销组织者、头目对于“打传”的相关政策、法律、法规以及工商、公安的工作流程、职责权限十分了解,他们变换隐藏方式,进行幕后指挥,将“如何应付执法人员的检查”作为一门单独课程,执法人员在对传销分子进行询问时,对方都有一套说辞和推脱罪名的方法,这给执法工作造成了相当大的难度。
记者认为,打击传销是执法手段,防止参与传销才是根本目的。要真正瓦解传销组织、杜绝传销行为,就必须加强对受骗人员的说服教育工作,让他们明白传销的违法本质,从而自觉脱离传销组织。银川市金凤区工商分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用于打击、防范,开设“传销人员劝改室”是一种大胆尝试,其主动工作、创新办法的思路值得借鉴。改变以往只‘打’不‘劝’的方式,也应成为一种新的执法途径。
本报记者 申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