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北京9月28日消息(记者白宇)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中央台下基层情系大乌蒙报道组今天来到的贵州威宁县麻窝山区,这里海拔高,气候条件差,土地贫瘠,这里的群众的生产生活又是怎样的呢?(本稿件根据记者连线从新整理,文中部分村落名称无法确定,已经标出)
海拔2300米的山村
记者:今天我们从威宁县驱车西行,来到距离县城85公里麻窝山上的大山村,虽然只有85公里,却走了两个半小时,村民告诉我说这里的海拔有2300米,土地贫瘠,这个大山村一共是5个自然村,全村共有14.1平方公里,445户2100多人,包括汉族、彝族、回族、苗族、蔡家人、布依族,海拔2300米的山上现在已经冷了,雾非常大,我们所在的这个村叫胜利组(音),村里的活动中心也在这,看起来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小广场,广场的两端分别是中国体育彩票捐赠的两个篮球筐。
新房在建
记者:我看到工人正在建新房子,而可以看到这里90多户的村民的老房子已经破旧不堪了,不久之后村民就应该可以住进新房了。
土豆产量受到气候影响不如从前
记者:在路上,我看到这里的玉米都长的比较矮,和一位当地姓邓的村民聊起来,他告诉我这和气候条件有关,所以村民都是种土豆,而这几年因为气候影响比较大,产量也 不如三四年前好。
用水短缺
记者:和这位村民聊的时候,我问起村里家家户户门前屋后都会有个小水窖,吃水能不能保障,村民说吃水不能保障,平时靠天吃水,小水窖储存一些,但是用水是不够的。
道路崎岖
记者:而来的路上,我们也看到这里的路非常难走,这个村子还没有通公路,我们的四驱吉普车进来的时候也很艰难,都是山间土路,可以想到一下雨更加不便,记者一行总共两辆车,后边那辆车还误在山路上不能前进。(编者注:资料显示当地水资源非常匮乏,年降雨量只有850毫米,而且水流量各个小渠、小河水流量是非常小的,到了这个冬天季节会断流)。
帮助村民建新房
记者:现在马上就进入冬季了,吃水问题,居住问题等我们都有所疑问,今天我们特意请来伊娜镇(音)党委副书记孟崇林,他为我们介绍了相关情况。
孟崇林:我们是进村到每个农户家里了解他们目前生活上有哪些困难,比如胜利组这个村,在贵州省党建扶贫工作重点协调工作下,我们就修了十栋房子给村民居住。
冬季会有送水车保障饮水供应
孟崇林:生活生产方面我们也进行帮扶和阴道,虽然条件艰苦,但是我有信心和大家一起度过,冬天的时候,如果村民的水窖水不够,我们有送水车给村民送水,有供水管理部门帮助解决这个问题。
修路问题很快就会解决
孟崇林:这条路争取附近工作队积极往上争取线路,应该说希望很大,热情也很高,给生活生产都带落了极大的方便,我们现在就是说领导很快节能够把这个修路问题解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