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两岁女童被两车碾轧濒临脑死亡 网友称是国人悲哀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0月17日16:05  国际在线 微博

  

两岁女童被两车碾轧濒临脑死亡网友称是国人悲哀

  两岁女童被两车碾轧 十余路人视而不见

  假如是我,会救她吗?

  重症监护室里的悦悦濒临脑死亡,医生说,最乐观的估计也是植物人状态。

  四天前,发生在这个2岁女孩身上的残酷一幕正拷问着一个国家的道德基因:两辆车从这个两岁女孩的娇小身躯上先后碾过,十多个路人从她身边漠然经过;直到最后58岁的拾荒阿婆陈贤妹发现了血泊中的悦悦,将她移到路边,四处呼救……

  “见死不救”似乎正从一个成语词典中的贬义词,变成现实生活中时有发生的寻常故事,“见死”为何“不救”?“见死”怎能“不救” ?面对才刚刚开始认知这个世界的鲜活生命,我们能否给她一个温暖的答案。

  事态

  七分钟残酷视频震惊国人

  “碰上这种事不管,晚上吃得下饭吗?良心都丢了吧?”

  悦悦出事时的现场监控视频正在网络上快速流传,七分钟,带着“血腥”的视频,刺激了无数人的神经:“看到这段视频,全身鸡皮疙瘩都起来了。”“这些人是怎么了?良心都被狗吃了吗?”“行尸走肉!”

  “耻于跟这些人是同类!我们宿舍人看了这个视频,都在骂。”大三学生余超说:“我在学校学过急救措施,如果遇到这种事我肯定会去救的。没有急救知识,确实不适合直接救人,但是打110总可以吧?你碰上这种事不管,晚上吃得下饭吗?良心都丢了吧?”

  事实上,这些路人正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普通人。据《广州日报》报道,在五金城开档做生意的崔先生,帮助悦悦转了医院,他说:“视频我看过,整个五金城就这么大,那些见死不救的人,不少人我都知道是谁。他们的所作所为,我无法评价。”

  救人者被质疑 “想出名” 无聊人冒充肇事司机

  “在他们眼里,世界上已经没有好人了”

  路人的冷漠与麻木已经让人“无法评价”,不过,让人“无法评价”的事情还远不止这些。

  冷漠的路人受到了谴责,可最终救起悦悦的拾荒阿婆陈贤妹没想到自己也被质疑了。大批媒体记者的采访让陈贤妹“吓了一跳”,她的儿媳说:“有些风言风语,我们听了心里很不好受。”她听到有人说婆婆救人是“想出名、炒作”。“难道做好人就这么难?”陈贤妹的儿媳想不通。

  “这不是娱乐新闻里记者最喜欢的问题吗?不管干什么,都得阴谋论地问一句:你是在炒作吗?在这种人眼里,世界上已经没有好人了。” 网友“泡泡龙”说。

  为了找到逃逸的肇事司机,悦悦爸爸在五金城内张贴告示,悬赏5万元征集有用线索,他的手机号码也被传上了网。随后,他接到了一个159XXXX4695、号码归属地显示为西安的电话。电话中的男子自称肇事司机,并索要悦悦爸爸的银行账号:“我把钱给你打过去”,还表示自己“不想坐牢,不会去自首。”这种态度让痛苦和焦急中的悦悦爸爸气愤异常。

  然而,面包车肇事司机胡某到公安机关自首之后,当地媒体了解到,真正的肇事者胡某并没有给悦悦爸爸打电话,“也就是说,是有人恶作剧。”

  这样的无聊行为,让人只能用“无语”来感叹。“无话可说!这都是什么人啊?人家出了这种事,已经难过到什么地步了?还拿这事来逗闷子,这种人自己没有亲人吗?”在采访中,一个五岁女孩的妈妈对此怒不可遏。

  反思

  司法实践中不应推定过错

  “‘彭宇案’的常理推断伤了很多人,负效应开始显现”

  李方平(北京瑞风律师事务所律师):

  跟你说一个我昨天刚刚碰到的事情。就在南京街头,一个老人突然摔倒在地,十几个人都上前了,但是离着老人至少有两米就围成圈不敢再往前凑,后来有人问老人有什么不适,好在老人没有大碍,回答说眼镜摔掉了,看不清楚。周围的人倒是很快帮老人找到了眼镜,送到了老人手上,老人自己摸索着爬了起来,周围的人这才慢慢散开了。你可能无法想象,当时每一个人都是小心翼翼的,特别谨慎,这件事情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南京,是2007年彭宇案的发生地,也是这几年“见义勇为”反而被反咬一口现象的始发地。当年彭宇案的判定书引起了很大争议,法院在判定书里推断“彭宇自认,其是第一个下车的人,从常理分析,他与老太太相撞的可能性比较大”,还推断说“如果被告是做好事,根据社会情理,在老太太的家人到达后,其完全可以说明事实经过并让老太太的家人将她送到医院,然后自行离开。但彭宇未作此等选择,他的行为显然与情理相悖”。这种“常理推断”伤害了很多人,对公众的心理影响这些年逐渐显露出来。

  法律本该鼓励见义勇为,但是司法实践中的这种推定过错,与鼓励救人的精神是相悖的。法院在针对此类事情的判决中,应该更加谨慎,在没有直接证据的情况下,绝对不能推定送伤者到医院的人就是肇事者。

  政府应该设立紧急救助基金

  “垫付的押金包括后续治疗,能不能拿回来都无法保证”

  李方平:为什么会“见死不救”?还有个必须要说的问题,就是医疗制度中一个不合理的规定,就是如果不交押金,医院是不会进行抢救或采取其他医疗措施的。这是众所周知的行业规则,其形成原因和是否正确我们先不讨论,就从这个存在事实来说,就会拦住很多人救助他人的脚步。

  不能见死不救,那么做好事的人就把伤者送到医院,到了医院,还是不能见死不救吧,那么做好事的人至少得拿出几千元的押金,以便伤者得到及时的医疗救助,还有后续治疗的费用,如果家属找到了,无法说明当时的情况,那么垫付的押金包括后续治疗的费用,能不能拿回来都无法保证。这是必然存在的经济风险。

  所以,政府有关部门在做预算的时候,应该设立一个紧急救助基金,专门救助紧急情况下的伤者,这笔基金应该有一个单独的预算,以支付那些紧急情况下用于抢救治疗的费用。这样,能让医院、见义勇为者都没有后顾之忧。

  另外,我觉得目前对于见义勇为的鼓励不够,一方面是表扬的报道过少,更主要的是现在的见义勇为奖励措施不足,主要是缺乏主动性。见义勇为基金,本来应该由基金会工作人员或者其他相关人员主动搜集信息,在没有争议的情况下主动发放给见义勇为者,而且应该充分考虑到对方是否会产生误工费用等其他成本,尽快、合理地给予补助。但是现在,多数情况都是得见义勇为者自己去申请,而申请的门槛又设定得过高,以至于很多做了好事的人只能选择自己承担成本。这样,显然不能达到在全社会鼓励见义勇为的理想效果。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32)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