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华北平原沉降不能总是说说而已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0月25日04:10  中国青年报 微博

  在华北平原,地面沉降量超过200毫米的区域已达6万多平方公里,占华北平原面积的近一半,北京、天津、沧州等地沉降最严重。主要沉降原因之一,就是过量开采地下水资源。其中,河北沧州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大约沉降了2.4米。(《广州日报》10月24日)

  正如专家所言,超采地下水不仅可能导致地面沉降,还会带来地下漏斗形成、含水层疏干、湿地湖泊干涸、海水入侵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这些问题有的迫在眉睫,比如湖泊干涸、地下水位下降等。华北明珠白洋淀多年来就一直徘徊在干淀、跨流域调水的循环中;而华北地区最大的高原内陆湖、原本“沙平草远望不尽”的安固里淖,也在2004年干涸了。

  更多生态问题,对于很多人不免有些遥远,“水位下降,继续往下打深水井就是了”。目前,华北平原上已有200万口深水机井,官方通报显示,华北地下水超采达1200亿立方米。华北透支的地下水估计已近2000亿立方米,一个世界最大的地下水降落漏斗区已经形成。可见,华北平原地下水超采不能总是说说而已,媒体的忧患、专家的焦虑理应得到政府层面的积极回应,并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首先,在水资源的利用上,京津冀三省市应协调联动,共同呵护我们的水环境。这些年来,河北省农业用水量增长很快,一方面固然是因为农业发展的需要,比如坝上地区如今已成为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对地下水需求巨大;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河北境内的地表水必须首先保证京津需要,这也就使得平原地区的工农业发展只能抽取地下水。更何况,河北还承担着供应北京、天津蔬菜、副食品的使命,地表水无水可用,只能向地层汲取。因此,京津冀三地应在水资源的分配上多一些统筹。

  其次,各地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的推进应充分考虑水环境的承受力,不能以高耗水为代价透支华北的未来。华北大平原聚集着我国最重要的城市集群之一,各地对一些高耗水的产业应有所选择,理性发展。据报道,北京永定河流域已建成高尔夫走廊,而河北一些缺水的县城也在大建水城,凡此种种,亟待理清理顺。

  第三,缓解水危机还是要立足于节水、循环用水,而不是将希望完全寄托在跨流域调水的工程之上。南水北调工程浩浩荡荡,一旦通水,必将极大缓解华北的饥渴,但从长远计,华北地区还是应该强化节水意识,提倡循环用水,以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不然,千里之外调来的那点水,很容易在尽情的恣戏中消耗殆尽。

  其实,华北平原地下水严重超采,进而引起地面沉降,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这样的“新闻”几乎年年都会有,至今“已觉不新鲜”。只是,各地对华北大平原的掠夺性汲取并没有止步,而且随着经济发展的加速,对地下水的需求与日俱增,这些实在让人无奈。今年以来,国家高度重视水利建设,在此背景下,或可有望切实改善华北地区的水环境,为子孙后代留下一滴干净的水。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