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东莞将建酸雨自动监测网络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0月31日08:13  南方都市报 微博

  

东莞将建酸雨自动监测网络

  南都讯 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的一扇大门,如果没有监测,环境保护就会“无的放矢”。未来几年,东莞将大幅提高监测能力,严守环保“大门”。根据市环保局昨日出炉的《东莞市环境监测规划纲要》(2011—2015)(以下简称《纲要》),2015年前,东莞将力争建成酸雨自动监测网络。另外,将在各中心镇街建2- 3个环境空气自动监测子站;在市区交通干道路边建成2- 3个路边空气自动监测站。

  自动监测网络成型

  《纲要》称,“十一五”期间,东莞市环保监测站不断扩展监测领域,新增监测项目228项,监测能力覆盖了水和废水、环境空气及污染废气、室内空气、噪声、辐射、机动车排放污染物、土壤、固定废弃物、燃料等共9大类279项,所有项目均通过实验室认可及计量认证。

  此外,市区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点由3个增至8个;城市饮用水源监测断面从1个增至3个,并且开展饮用水源地水质80个有机物和重金属全分析工作,为全市饮用水提供保障;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监测点由65个增至153个。

  去年建成的东莞市环境质量自动监控中心,还可根据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和未来的天气情况,采用空气质量多模式集合预报系统,预测区域内未来72小时空气质量变化情况。“至此,覆盖大气、水质和噪声的先进自动监测网络基本成型。”

  监测能力弱于广深

  虽然“十一五”期间,东莞环境监测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但仍存在不少问题。根据《纲要》,与广州、深圳等相比,东莞的环境监测能力仍比较薄弱,“水库水华监测、有机物监测、海洋沉积物和生物监测、生态环境监测等方面的监测能力有待增扩。”

  此外,常规监测预警系统不够完善,电镀、印染和造纸等水环境敏感行业集中的中堂、麻涌、洪梅、沙田、虎门和长安等镇区的河流水质监控断面数量不足,难以评估重点污染企业对水环境质量的影响。另外,缺乏先进的预测预警技术和环境风险评估技术。

  目前,各镇街尚未设立监测分站,没有形成覆盖全市的监测格局和体系,环境监测效率受到很大影响。而人员编制问题也在制约着监测效率,按照相关规定,达到二级站(东部)建设标准,在编人员应不少于150名,但市环境监测站仅有75名编制,仅达到要求的一半。

  规划亮点

  空气监测各中心镇建2-3个监测子站

  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影响巨大。“十二五”期间,将在现有“8+1”(即8个固定子站+1部流动监测车)大气复合污染自动监测网络的基础上,在各中心镇街建设2-3个环境空气自动监测子站;在市区交通干道路边建成2-3个路边空气自动监测站,在工业集中区等建设若干个特定区域大气监测站。

  大气降水监测力争建成酸雨自动监测网络

  东莞被酸雨困扰已久,“十二五”期间,将在现有2个大气降水测点的基础上增加监测点位,初步建立覆盖全市范围的大气降水监测网络。另外开展东莞市酸雨自动监测网络关键技术研究,力争建成东莞市酸雨自动监测网络。

  土壤监测建全市土壤环境监测数据库

  数十年的工业化发展,使得东莞土壤重金属超标严重。“十二五”期间,将推进全市土壤环境质量普查工作,建立全市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库,开展东莞市土壤监测优化布点研究,建设重点地区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监控网点,建立全市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

  噪声监测力争部分镇街建自动监测站

  “十二五”期间,将开展覆盖全市范围的东莞市噪声自动监测优化布点研究,力争在部分镇街建成若干个环境噪声自动监测站。

  污染源监测争取建成二噁英检测实验室

  二噁英对人体危害严重。“十二五”期间,将开展二噁英等持久性有机物监测,全面掌握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源的基本情况,完善重点排放源二噁英排放清单,争取建成专业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检测实验室和二噁英检测实验室,对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排放企业进行严格监控。

  采写:南都记者田玲玲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