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全域水务 提升水城新津水资源

  周末的南河,微风轻拂,波光粼粼。河边的田野里,空气清新,蔬果飘香。前来休闲度假的市民坐满了河边的鱼庄,在水城新津享受难得的好时光。

  这是水城新津随处可见的场景。而得天独厚的水资源,让所有人都为之深深吸引。

  新津县是都江堰灌区核心区,金马河、西河、南河、杨柳河、羊马河五条干流在县城东南汇聚,形成岷江干流。“五河一江”汇聚、成都市“三大出水口”之一,水,在新津的资源禀赋中占有突出位置。

  近年来,新津县一直高度重视水资源保护与利用,今年中央1号文件和省委1号文件的出台,更是为新津水利改革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再造一个都江堰”、实现“全域灌溉”和成都市委、市政府实施农田水利、防洪减灾、饮水安全、水环境治理“四大提升”工程的统一部署,县委下发了《新津县委新津县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水利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着力夯实“现代山水田园城市”的生态本底,为新津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水利支撑。

  五年跨越 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务转变

  核心提示——

  从2007年以来,新津县水务建设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期。5年中,全县水务建设总投资达6.72亿元,共启动、推进和完成重点工程(含为民行动工程、民生工程、为民办实事工程)59项,超过了改革开放以后到2007年前的总和,对水资源治理管理的理念也从传统水利向着现代水务转变。

  伴随着大规模水务建设,新津县“水清、岸绿、健康、生态”的城乡水环境已初具雏形,“水城新津”成为了该县一张响当当的城市名片。

  大兴水利瞄准城乡一体

  紧扣成都市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新津县从2007年开始了城乡水利一体化快速推进的步伐,包括城乡居民饮水一体化、城乡水污染治理一体化、城乡防洪规划一体化和城乡水环境打造一体化等。据不完全统计,在过去的5年中,新津县农田水利投资总额已达1.74亿元,各种水利投入总计达6.72亿元,比上一个五年投资翻了两番。自来水管网满覆盖的城乡居民供水网络,污水管网满覆盖的水处理达标排放网络,“五河一江”和农村河道通达顺畅的行洪网络,干、支、斗、塘、堰、提等农田水利设施整体配套的“全域灌溉”农田水利网络正在新津大地上快速形成。

  治水理念更富时代特色

  过去的5年是新津县水利较快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也是治水理念不断深化、视野更广阔、更贴近时代、更贴近民生的重要历史时期。首先从过去只注重防洪、农灌向多方面关注人饮、防洪、供水、生态和景观用水转变,比如政府投入3000万元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以前城市人才能享受的自来水管网如今铺到了每个乡镇;其次从过去侧重于“水多、水少”向既重视“水多、水少”又重视“水脏、水臭”转变:从2007年以来,该县一直在不断推进的污水治理工程,已累计投入资金达2.85亿元,从县城到镇乡和新型农村社区,污水处理设施已基本覆盖;同时,从过去只注重经济功能向多功能转变。近年来,新津县高度重视水资源的利用,在水城新津全域规划和建设现代山水田园城市的目标中,都围绕“水”来打造,先后实施了通济堰、南河堤岸、花舞人间、梨花溪等水景观打造工程,成功举办了国际龙舟赛、国际名校赛艇赛等一系列有影响的水上运动,为打造“水城新津”名片奠定了坚实基础。

  现代水利管理走向信息化

  围绕着水务的三大主题任务(防汛抗旱、水资源调度和水环境治理),传统的水利管理已不能适应现代化“全域水务”的要求。新津县在全省率先探索了“数字水利”工程,2010年9月启动的水务物联网一期工程,已建成8个水位、水质、流量和流速监测站,初步形成了全县智能化水务信息系统,实现了水资源、水环境、水安全“从天上到地下”的系统化管理,也标志着新津县水务工作开始走向信息化、现代化的新跨越。

  六大目标 全域水务服务水城新津发展

  核心提示——

  今年9月1日,在四川省全域灌溉工作启动会上,新津县成为全省10个全域灌溉试点县之一。

  为认真贯彻国务院、省、市大兴水利的方针,新津县落实出台了《水资源节约保护和合理开发规划》、《全域水务规划》这两个总规划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规划》、《供水规划》、《排水治污规划》、《龙泉山脉“造湖”规划》、《防洪规划》、《中小河流治理规划》等26个规划,从水务管理、城乡生产生活用水、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打造和利用等全方位提出了更高的目标。2011年,新津县水利投入又将在亿元以上。

  【目标一】江河安澜

  建设成效:确保新津防洪安全

  水既是资源,也可以成为灾难。作为成都市“三大出水口”之一的新津,五河汇聚,水系发达,历来是全省防洪重点地区之一。数千年来肆虐新津的洪水和内涝一直是全县人民的“心腹之患”,如何通过防洪水利工程,变水患为水利,这是新津县委、县政府一直以来的目标。结合“全域水务”建设,此次该县决心通过5—10年的奋斗,新建“五河一江”堤防70余公里,除险加固堤防近30公里;实施7条农村河道治理,畅通行洪水道,基本实现新津河道全设防,各河道全面形成能抵御10—20年一遇洪水的能力。

  【目标二】水量充沛

  建设成效:适应人饮、农业、工业用水不断增长的要求

  从整个成都市而言,新津县处于都江堰灌区的尾水地区,加之水量时空分配不均,近几年,季节性、水质性缺水问题也开始显现。长远来看,“水多”、“水少”都将成为新津水利的主要矛盾,特别是天府新区建设的启动,供水更是一个必须正视的“瓶颈”问题。为此,2015年前,该县将投入数亿元,实施县域外引水增量工程,目前已经入方案比选阶段,预计2012年即可启动工程建设,到2015年,全县日供水能力将从现有9万立方米增加到14万立方米左右,2020年,可达30万立方米以上,满足规划人口60万人以上饮水及工业供水需求,确保饮水、经济安全。同时,继续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基本实现城乡自来水覆盖。

  【目标三】河湖健康

  建设成效:县域内河道出水断面水质不低于地表水Ⅲ类标准

  新津县五河汇聚,河湖的健康关系着全县水资源的安全健康。根据规划,2015年前,该县要启动一系列相关措施,一是实现城乡污水处理设施满覆盖。以遍及全县各镇乡和工业园区的14个污水处理厂及管网为主体,以小型污水处理设施作辅助,基本实现城乡污水处理设施满覆盖,全县污水回收处理率,城区要达到85%—90%以上、农村要达到75%—85%以上;二是实行养殖业限养、禁养。根据不同水功能区的要求,对全县畜禽养殖划定限养、禁养区域并推广普及畜禽粪便综合利用技术。三是治理农村面源污染。通过推广先进农业技术和积极发展有机农业,最大限度减少化肥流失对水体的污染;加大农业执法力度和大力推广先进植保技术,最大限度减少农药污染,确保全县河湖呈现“水清、无味、有鱼”的健康态势。

  【目标四】水景优美

  建设成效:对全县水域整体布局,建设亲水城市和优美水乡

  广阔的水域是大自然赐予新津县最宝贵的财富。在全域水务规划中,该县将要充分挖掘县内丰富的水域潜力,依托水资源造福新津人民。据悉,到2015年或更长时间,该县将加快实施造湖、修路、蓄水和健身四项工程,首先在长秋山梨花溪景区及牧马山丘区,结合丘区抗旱能力提升、饮水应急水源建设等项目的推进,打造15个“人工湖”,为“亚特兰蒂斯·黄金时代”、“花舞人间”和梨花溪景区旅游组团添光增色,提升品味;在城区新建两个人工湖,拓展城区水景观。

  沿着“五河”堤岸,新津县规划设计绿化、道路工程,编织集水网、林网、路网为一体的“沿河绿道”网络,形成“游绿道、观河景”的新津绿道特色。

  经长江委批准,该县将在岷江出境断面新建董河坝工程,预计年内将破土动工。工程总投资预计6.3亿元,拦河大闸调节水位,并在丰水期蓄水,形成岷江——南河“十里长堤”的优美水景观。同时,以水上运动学校及岷江、南河、西河、羊马河为主要载体,发展水上运动及亲水娱乐项目,弘扬以龙舟赛为代表的新津传统水文化,打造产业化的水上运动功能区。

  【目标五】法治水利

  建设成效:建立健全水利改革发展运行管理机制

  以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为基础,全面贯彻实施各项涉水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在全县营造依法治水、依法管水的良好氛围;以目标考核为主要手段,建立健全水利改革发展运行管理机制。

  【目标六】智能管理

  建设成效:全县水资源信息化管理

  以水务物联网应用示范项目为载体,新津县在全省率先探索打造全县防洪、水量、水质、水位监测信息化指挥、管理平台;大力推广智能水利、监控设施在农业、工业和人饮等方面的普及应用,促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以水利信息化促进水利现代化。截止目前,已投资518万元,完成一期8个监测站点建设。通过对雨量及河道水位流量、水质的实时连续监测和远程监测,下一步还将投资约690万元启动二期工程项目25个监测站点建设工作。工程完成后,新津县将进一步整合资源,及时掌握监测断面水文方面数据,监测地下水、自来水厂源水及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等有关情况,形成集水质监测、防洪抗旱和城市管理的综合指挥平台,实现水资源、水环境、水安全的系统化管理,为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信息化技术支撑。陈泳 文/图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