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1月3日讯(记者 李小梦)我市有多少河流、湖泊?我们每年有多少水可以用?如何利用水资源服务于全市发展?从2010年开始的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解决了这些问题。目前,我市已完成对水利工程基本情况、经济社会用水等8大内容的清查工作,第一次深度了解了我们身边的水。
济南虽是泉城,但也面临严重缺水的窘境,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90立方米,不足全国的七分之一,因此做好水利普查,摸清全市水利的“家底”,对于保供水、保泉涌尤为重要。水利普查对象包括我市境内所有江河湖泊、水利工程、水利机构以及重点社会经济取用水户。普查内容共分 8个专业,分别为河流湖泊基本情况,包括数量、分布、自然和水文特征等;水利工程基本情况,包括数量、分布、工程特性和效益等;经济社会用水情况,包括分流域人口、耕地、灌溉面积以及城乡居民生活和各行业用水量、水费等;河流湖泊治理和保护情况,包括治理达标状况、水源地和取水口监管、入河湖排污口及废污水排放量等;水土保持情况,包括水土流失、治理情况及其动态变化等;水利行业能力建设情况,包括各类水利机构的性质、从业人员、资产、财务和信息化状况;灌区和地下水取水井两个专项普查。
水利普查的时间为2010年至2012年。从2010年起,开展普查方案设计、试点、培训和宣传动员等工作;2011年开展清查登记、台账建设和现场调查等工作;2012年1月至6月,进行填表上报、数据处理和审核验收;2012年7月至12月,验收、汇总、发布普查成果,并进行资料开发。目前,我市已完成清查工作,进入填表上报阶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