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甘州“两栖”农民过年有滋有味 依靠制种玉米富裕起来的村民春节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同样精彩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01日01:44  兰州晨报

  

甘州“两栖”农民过年有滋有味
“霸王鞭”舞出农村新气象。

  楼房、私家车,如今已不再是城里人的“专利”,富裕起来的农民如今也过上了城市人的生活。农忙回乡,农闲进城。春节期间,记者在走亲访友之际亲眼见证了“两栖”农民的幸福生活。

  制种大户的幸福年

  37寸液晶电视、柜式空调、高档冰箱……春节前夕,记者走进张掖市甘州区明永乡上崖村二社柴兴平的家,现代化家电一应俱全。玉米制种大户柴兴平告诉记者:“去年种植的35亩制种玉米喜获丰收,单靠这一项,家庭纯收入达8.6万元,加上肉牛养殖和劳务输出,全家年收入已近10万元。”如今,43岁的柴兴平已在张掖市区购置了90多平方米的商品房。

  “现在政策好,制种玉米价格高,农民日子也越过越有盼头了。”柴兴平高兴地说,“啥也不缺,咱和城里人没啥两样。”他告诉记者,在种植制种玉米之前,家里的主要收入来源是种植小麦等传统农作物,每年的收入不到3万元,一家人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如今种植制种玉米,日子就像芝麻开花——节节高。他还给记者简单算了一笔账:普通玉米亩收入1000元,制种玉米亩收入2500多元,种植结构调整后,每亩地能增收1500元左右。

  和柴兴平一样,上崖村五社的王吉明也依靠玉米制种走上了小康路。王吉明崭新的两层小别墅在冬日的乡间显得格外醒目,院落中停放的小汽车是去年买的。虽然临近年关,但王吉明并不急着置办年货。“现在交通工具这么方便,想吃什么就进城买什么,既新鲜又健康。”去年,王吉明种植了50亩制种玉米,按照每亩2500元计算,他家一年的收入也在12万元以上。

  据上崖村村支书介绍,该村有耕地5400亩,如今全部种植制种玉米,农民收入稳步增加。从2010年起,村上开始统一规划修建住宅楼,至目前,上崖村320多户村民已经有200多户住进了楼房,有32户村民在市区购置了商品房。玉米制种产业已经成为上崖村村民奔小康的“黄金产业”。

  张老师欣喜话丰年

  农历正月初六,甘州的乡村还沉浸在一片节日的喧闹中,记者应邀来到甘州区沙井镇下利沟村张老师家做客。张老师一家四口,家里耕种着10亩地,母亲已67岁,在家做饭,妻子务农,儿子在东南大学读书,他在邻村一所小学教书。他喜形于色地告诉记者,去年他家毛收入接近9万元,儿子考上了研究生,他在城里购置了一套楼房,对他家来说,真是喜事连连。

  张老师给记者算了一笔细账。他是一个教龄达20多年的教师,年工资收入达3.8万元;他家的10亩地种的都是制种玉米,由于产量高价格好,去年收入达3万多元,比前年增收1万多元; 妻子农闲时节在附近的建筑工地和农场打短工,收入达9500元。7月份他和儿子一起放假回家, 帮别人免费收割玉米秸秆运送到附近的养殖场变卖,半个月就收入了5500元,加上“十一”长假前后,全家帮助别人掰玉米,收入4800元,这样下来,一年收入达87800元。去年,儿子考上了研究生,8月份,他在市里花18万元购置了一套70平方米的楼房,秋收一结束,他就用自家的小车接母亲和妻子到城里居住。由于很多亲戚都居住在农村,怕春节期间来往不方便,腊月小年一过,他就又从城里搬到了农村。

  “霸王鞭”舞出新生活

  如今过年,吃穿住用行等物质生活已经不能满足富裕起来的农民的春节生活需求了,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生活便呼之欲出。

  正月初八,年味仍浓,甘州区小满镇黎明村小康住宅楼的各个单元门口均挂着大红灯笼。该村文化广场上一派热闹景象,只见锣鼓欢腾,金狮狂舞,农民群众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使男女老少的热情异常高涨,节日的喜庆在村民们的笑脸上尽情绽放。

  在当天的文艺表演中,由28名妇女组成的“霸王鞭”舞蹈方阵格外吸引眼球,这也是当地最具民俗特色的社火项目。舞蹈演员在哨声指挥下,舞动着“霸王鞭”不时变换着阵型,简洁明快的动作颇为赏心悦目,引得观众喝彩声不断。

  “腊月十六,村上组织社火文艺活动,我就主动参加了,这样不仅能锻炼身体,还可以丰富我们的业余生活,这个春节过得很有意义……”一位群众演员笑着说。

  据了解,“霸王鞭”舞是我国民间舞蹈中的佼佼者,它以一支小巧玲珑、灵巧舞动的“霸王鞭”打得龙腾虎跃、威武雄壮,集武术、舞蹈、强身、艺术于一体,展现出人们对集体活动的喜爱,对幸福生活的向往,闪烁着人民群众智慧的光芒。

  该村党支部书记许福林说:“近年来,随着全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也显著提高,全村有80%的群众搬上了小康住宅楼,我们不但要穿得新、住得新,更要有新的精神面貌。‘霸王鞭’舞是我村传统的社火文艺项目,我们要继续传承下去,以此来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激发村民追求幸福生活的壮志豪情,把新农村建设得更加美好。”

  文/图 本报记者 曹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