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自我祝贺贫困县”提醒扶贫机制变革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01日02:00  正义网-检察日报

  乔杉

  “热烈祝贺新邵县成功纳入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成为新时期国家扶贫攻坚的主战场。”1月30日,一则落款为“中共新邵县委、新邵县人民政府”的宣传标语,在各大微博和论坛上疯狂传播,引发网友热议(1月31日《南方日报》)。

  竟然自我祝贺贫困,这颇有点“越穷越光荣”的味道了。不少人认为,自我祝贺的背后是因为有巨大的好处。据称,“好处”包括每年三四千万元的财政扶贫资金,4000万元的贴息贷款,一个国家级贫困县的“含金量”一年可能达到1个亿。这些资金用来解决公职人员工资薪金可能够了,要想脱贫致富迈向现代化可就差得远了。

  而“自我庆祝”的坏处,却超乎想象。它折射出了坐享其成、不思进取的心态。这种心态,对于一个地区的发展来说,可谓是天敌。扶贫这么多年,一些地区顺利摘掉了贫困的帽子,但从来没有哪个地区,是完全依靠外力脱贫的。“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可以借外力,但不能依赖外力;自身不努力,再多再好的外力,也托不起沉重、懒惰的身躯。

  经济学上有一个“荷兰效应”。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荷兰因发现海岸线盛藏巨量天然气,迅速成为天然气出口国家。这种资源带来的财富,使荷兰国内的创新动力萎缩,其他产业部门失去国际竞争力,从而导致荷兰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经济危机。资源如此,外力扶持也是如此。如果因为觉得有外面扶持而可以松口气了,那就可能产生“输血依赖”,失去追赶的可能,现在是“祝贺贫困县”,到了以后想摘都摘不掉。

  自我“祝贺贫困县”,是对当前扶贫机制的一次提醒,扶贫机制应该避免出现“荷兰效应”。2001年,我国核定了592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10年来不少贫困县取得了长足发展,甚至成为经济强县,但它们仍然戴着贫困县的帽子。湖南新邵县沾沾自喜戴帽子,一些富县始终不敢脱帽子,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扶贫资金太容易到手,扶贫资金也能保证其小日子过得挺滋润。

  自我“祝贺贫困县”,这绝不是一种正常的心态,舆论对此也不能一笑了之。对贫困地区的扶持是必要的,但在扶贫中,更应该强调效能而不是过程,既要输血液,也要输压力,要让贫困县感受到沉甸甸的责任,不能让他们躲在帽子下面享受贫困的乐趣。扶贫机制应该变得更科学,既要把血输到位,又要把压力传递下去,让地方政府切实承担起脱贫、发展的第一责任。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