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假办话费 真偷东西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01日02:00  正义网-检察日报

  唐薇佳 乔旭

  一个4人盗窃团伙多次假冒电信人员,以办理优惠话费或者推销IP电话卡为名入室盗窃,专门选择独居老人为作案目标,在北京市多个区县作案十余起,涉案金额4万余元。近日,北京市西城区检察院以盗窃罪对4人提起公诉。

  起诉书指控,2010年12月至2011年4月期间,张某伙同周某、孟某、张某某等3人以电话局工作人员办理话费业务为名,借机进入被害人家中盗窃钱财。他们或两人一组或4人一起行动,进入被害人家中后,一个(或者两个)人向被害人介绍业务,另一个(或者两个)人则找机会偷钱,偷到钱后,参与行动的人平分。公安民警先后接到多起市民报案,办案民警发现该案作案手法相似,可能系同一批犯罪嫌疑人所为,经过并案分析,民警对该系列案件进行全面侦查。就在案件调查过程中,2011年4月19日上午,民警在一辆公交车上将正准备出去作案的4人抓获。

  “她们一个将我按在沙发上和我聊天,另一个就在我家的另外的屋里转悠。”说起事发的一幕,家住密云县年过八旬的刘某还记忆犹新。

  刘某回忆,2011年3月9日下午2点左右,她听到有人敲门,开门见是一胖一瘦两个女子,声称要给她家安装临时电话,然后两人自顾自就走进了屋内,进屋后其中一人将刘某按在南边屋内沙发上,开始和她聊天,告诉刘某电话费降了,并且不用交月租了。另外一个人就在北边的屋内转。瘦点的女子还特意将南边的屋门关闭,一会儿瘦女子又引导刘某坐到了北边屋内,胖女子则到了南边房间。过了一会儿胖女子从南边房间出来,二人又和刘某聊了几句就离开了。一无所知的刘某起身到南边房间一看,衣柜门被撬开了,剪子放在边上,柜子里的1200元钱不见了,“此时我才意识到她们是小偷,赶紧联系儿子报警。”据查证,此二人即是团伙中的孟某和张某某。

  经审讯,嫌疑人张某、周某、孟某、张某某等一男三女,对半年来假冒电话局工作人员以办理话费为名多次盗窃作案的事实供认不讳。据调查,张某等4人均系某科技有限公司的业务员,该公司主要是代理铁通北京分公司的17996IP卡长途业务。他们由所属代理公司的业务经理直接招聘管理,业务经理每天只负责汇总其销售业绩,对业务员推销方式不加过问,也没有其他的管理和约束。张某等4人经老乡介绍成为业务员之后,没推销出多少电话卡,发现独居老人警惕性差、好糊弄,盗窃比推销电话卡来钱快得多,遂不谋而合,频频以最容易得手的独居老人为目标,伺机盗窃。

  检察官提醒:独居老人最容易成为盗窃和诈骗案的被害人,提醒家中有老人的家庭注意,一是不要在家中存放大量现金,比如本案中,最多的一户家庭失窃1.08万元;二是经常提醒老人提高警惕,不要让陌生人进入家中,以免造成损失。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