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江西鄱阳湖建坝工程通过环评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01日03:34  京华时报 微博

  

  据《广州日报》报道 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今春起出现空前水危机。江西省水利厅厅长孙晓山近日表示,建设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是解决水危机的当务之急。该工程目前已上报国家发改委,并通过环评。该工程拟建在鄱阳湖入长江通道最窄处,由108个水闸组成,汛期分洪,枯水期关闸蓄水。

  水位创60年来新低

  鄱阳湖号称“长江之肾”,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

  据江西省水利厅介绍,受持续干旱和上游来水减少影响,鄱阳湖水位持续走低。1月6日8时,鄱阳湖都昌站水位7.93米,跌破1952年有实测水文资料以来的历史最低水位7.99米,创60年来新低。江西省水文局监测,江西境内出入鄱阳湖的流量已是“入不敷出”。1月2日8时,鄱阳湖标志性水位站星子站水位为7.97米,低于前一日的8.02米,相对应的湖区水体面积萎缩至约196平方公里,不到丰水期面积的5%。位于核心区域的九江市都昌县12万城镇居民面临饮水紧张。

  水利厅长力主建坝

  江西省防总副总指挥、江西省水利厅厅长孙晓山分析,出现极枯水位是长江上游来水减少和周边河流来水不足共同作用的结果。孙晓山认为,鄱阳湖枯水症结不在于江西没有水,而是水储存不住。目前,每年从鄱阳湖流走的水量有1450亿立方米,而储存下来的还不到3亿立方米。这几年长江补给水量越来越少。尽快建设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已是解决鄱阳湖“水危机”的当务之急。

  据悉,鄱阳湖水利枢纽拟建在鄱阳湖入长江通道最窄处,即在星子县的长岭与都昌县的屏风山间,修建一个由108个水闸组成的水利枢纽工程。工程建成后,将交由长江水利委员会统一调度,采取“调枯不调洪”的运行方式,发挥鄱阳湖分洪作用,在枯水期则关闸蓄水。

  专家担心生态后果

  孙晓山表示,目前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已上报国家发改委,并通过国家环评。江西目前也在力推该项目尽快上马。“从我的角度看,巴不得项目立刻上马。建水闸不是为江西一己之利。只要科学规划建设,对长江下游地区的生态不会造成影响。”他说。

  不过,该项目能否上马仍存变数。有不少专家对该工程的生态后果表示担忧,称其是江西版的“三峡大坝”,认为如果鄱阳湖建坝,会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严重影响,一些濒危、珍稀鱼类、鸟类将因其栖息地、觅食地不复存在而有种群灭绝的危险。同时,鄱阳湖建闸也会影响下游大城市。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