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乡土中国记事

  调控利好,

  一年换了

  三次房

  10年,

  小村人口

  三成“进城”

  潍坊昌邑,这个经常被同学、朋友误认为是“昌乐”的地方,位于潍坊地区的东北部。其实从胶莱河、潍河沿岸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推断,昌邑至今已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今年的春节假期,在阔别了5年之后,记者第一次在春节回到了自己的老家——昌邑北部的一个小乡村。乡音不改,但小小村落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人心里都在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文/图 记者 朱彩玲

  去县城买房争做“城里人”

  10年间村里人口减少1/3

  正月初三,记者回到了阔别5年的老家,位于昌邑北部原夏店镇的一个小村子,距离昌邑县城有15公里的路程。说她小,是因为在我的记忆里,村里就七十多户人家,算来算去超不过360人的小村子。

  在踏进村子的那一刻,村西头的那一排排新建的房子是村子这些年变化最直观的展现。在羡慕农村院落宽敞、明亮的时候,记者的叔叔却不以为然。“这些有什么好,也不值什么钱,一般的房子也就值万把块钱。”叔叔的话,让记者有些不解:农村的房价与城里房价不能相比是显而易见的,但这么宽敞的房院,怎么就值万把块钱呢?

  “可不是,你想想,咱村里现在多少房子啊,才多少人住?你上大学离开家也有10多年了,你走的时候,咱们村多少人?那时候有360口人,现在呢?在咱们村户口上的不足240口人。”记者的三叔也开口说,“就剩这点儿人,还在继续减少呢。这不,人家洪升(村里的人)等好多年轻人都在昌邑买楼房了。”

  “少了1/3啊,这些人都干吗去了?”“咱村里的孩子很多都考上大学走了,即使考不上大学,也出去学个技术,谁还回来?还有有钱的都到城里买房了,现在咱村40岁以下的都难见到。咱们南街(小村中间有一条穿村马路,将村子自然分成了南北两部分)40岁以下的就三四个人。”三叔向记者说着村子里的变化。

  爸爸也说,目前仅仅在昌邑县城里安家落户的村里人已经达到了70多人,“而且这两年还在继续增加,就潍水蓝湾(昌邑县城新开发的小区),咱们村里就有好几户在那里新买了房子。”

  为追求好的环境、教育

  小乡村被渐渐“放弃”

  “也就是冬天,如果是夏天我都不敢回去。”跟记者同行回家的嫂子说道。这是为什么?“还不是臭味和蚊子吗?”因为记者家乡周边已经形成了肉食鸡加工、冷藏产业,一些年久排放废水造成的污染,已经给老家的周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沟沟坎坎的废水太多就会发臭,发臭了就肯定招蚊子。”据村里人说,在我们老家,蚊子几乎是一整年都不断,“尤其是夏天,晚上都不敢出门,蚊子太多了。晚上想出来乘凉,就得拿些艾草烧上熏蚊子。”

  因为这些废水的常年浸泡,不少居民害怕地下水也受到污染,现在以前各家自己打的水井已基本被废弃了,都喝上了从远处调来的自来水。

  除了环境的原因,教育也是人们争做“城里人”的一个主要原因。“村里的年轻人在减少,随之而来的就是孩子也在减少。因为孩子减少,现在很多幼儿园、小学都在压缩、集中。你们小时候,两三个村就有一个小学、幼儿园,现在咱们整个东部片区,十几个、二十几个村就一个小学、幼儿园。不少三四岁的孩子,要走上五六里路才能上幼儿园。而且现在小学每个班里也就二十多个人。现在村里不少在城里买房子的年轻人,就是冲着孩子上学去的。既然现在在农村上学也不方便,就不如直接去城里读教育质量更好的学校了。”已经退休的朱老师向记者讲述着乡村教育的变化。

  八旬老人担忧村子未来

  再过几年村子是不是就没了?

  在村头,记者遇上了一位村里的老人。在辈分上,记者该称呼他为“爷爷”。这位老人已经80岁了,见证了小小村落近一个世纪的变迁。

  在与记者的交流中,这位老人很感慨:“你看,村里就剩下一些老家伙了,年轻人都走了!现在咱们村的200多口人,平均年龄得50多岁吧?再过这么几年,咱村是不是就没了?”

  老人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10年的时间,村子里的户口在册的人口就减少了1/3,而这1/3的人口也正是年富力强的新生一代。他们极力离开家乡,就是脱离“农民”的身份,就是要成为“城里人”。现在随着村子里人口的减少,人均耕地也在增多,而耕种这些土地的几乎都是中老年人。

  没文化、没技术

  在村里也不好混了

  在很多人眼里,农民多是满手老茧干体力活的人。但在记者所在的小村子里,真正干体力活的人越来越少。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记者还在上小学的时候,周边的村子里就有人开始了原始的创业,从到处收鸡销售到开始自己屠宰再到开冷藏厂。在记者的老家一带已经发展成了肉食鸡的产销一条龙产业。从90年代开始, 村里的男子、妇女都在周围的冷藏厂打工,因为技术含量不高,当时大家干的都是体力活。

  可现在,情况不一样了。“现在咱们这边招本地人打工根本就不够,招不起人来,因此很多外地的,像临沂的、菏泽的、四川的等等,都来咱这边打工。现在咱这边40岁以下的哪有去干这体力活的?也就我们这些年龄大、又没有什么技术的人,没办法,去干这个。我们每天干这么重的活,虽然时间不长,一天也就干个四五个小时,但强度很大,一个月赚个两千块钱就很不错了。”记者的二叔说,“像人家一些年轻的,有知识有文化,接受新事物强的,就可以去做一些有技术含量的,比如人家有文化的就可以看冷藏机器,活又轻,挣个三四千也是很正常的。没有知识、没有文化、没有技术,现在在农村也混不好啊!”

  过了初三,年就过完了

  该出工出工,该干活干活

  在记者的记忆里,农村的年是从腊月二十三辞灶开始的,而结束的时间至少要过了正月十五元宵节。在记忆中,腊月二十三,过了辞灶之后,清扫房屋、淘麦子磨面蒸馒头、杀鸡准备年货……这些都是在除夕前要一件件完成。而做这些工作的时候,年的味道也就浓了。

  时至今日,在很多村里人眼里,年味也渐渐淡了。“原来的时候,过年哪家哪户不蒸馒头?都得蒸上好几天。现在大部分人家里也蒸,但蒸得很少。现在的年轻人,都去买。现在那些专门蒸馒头卖的不少挣钱。”在记者村里的一个老婶子眼里,这些年轻人就是“浪费、不心疼钱”。

  但对过年后开工上班,这位已经60多岁的老婶子也已经很开明:“给人家干活,人家说啥时候就得啥时候啊。咱这边的厂子一般都是初七初八开业,记得有一年,初三就开工了。活多,没办法。初三就初三吧,现在过了初三就过完年了。”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