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未教所来了科学家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01日08:12  法制日报 微博

  本报记者刘百军

  “这是我平生第一次见到科学家,很意外。和郑爷爷近距离接触,没想到他那么和蔼可亲,根本不像我们原来想象的那样——既严肃又不好接近。”说这话的是福建省未成年人劳动教养管理所的一名在教人员小林,13岁那年他因故意杀人被劳教。他说的“郑爷爷”,是福建省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副主席、民盟福建省委员会主委郑兰荪。郑兰荪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无机化学家,现任厦门大学纳米科技中心主任,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近日,民盟福建省委员会、福建省舞蹈家协会、民盟福州市委员会、福建省未成年人劳动教养管理所等单位在福州联合举办“中华魂”主题教育“同在蓝天下,共享美育情”慰问帮教活动。

  “你们还都是未成年人,不慎犯了错,只要吸取教训,能够改过自新,就是好孩子。”郑兰荪深情地告诉孩子们,小学毕业上初中时他就遇到了文化大革命,根本没有好好读书。恢复高考时他23岁,后来是通过自学考上了厦门大学,当了教授,还被评为中科院院士。

  “人并不都是一帆风顺的,遇到挫折不能趴下,应该勇敢地站起来,勇往直前。”受郑兰荪讲话的感染,小林对《法制日报》记者说。

  “我要向郑爷爷学习,现在最重要的是珍惜时间,好好学习本领,等回归社会后做一名自食其力、对社会有用的人!”因盗窃被劳教的四川籍在教人员小齐说。他告诉记者,他于近日将解教,“马上就可以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过春节,两年多没有回家了,我想回家的第一件事是和父母亲坐在一起好好谈谈心”。

  “因为年少无知,我的孩子曾走上了一条迷失的道路,我们一家都很伤心。是我们忙于工作,放松了对他的管教,才使他的童年蒙上了一层阴影,我们都非常后悔。幸好,社会并没有放弃他,社会各界无微不至的帮助给予了他们家庭般的温暖。未教所是一所特殊的学校,让迷途的少年回归正途,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存。”二大队未教学员小李的母亲表示。

  “每逢佳节倍思亲,未教所里的孩子更需要家人和社会的关爱。”福建省劳动教养管理局局长陈强告诉记者,此项活动是福建省未教所贯彻落实全国监狱劳教场所“中华魂”主题教育活动的一项新举措。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