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台媒体人:马英九轻视民族历史如何寻得历史定位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01日08:48  环球时报 微博

  环球网2月1日消息,台湾资深媒体人阮大正在台湾《旺报》撰文称,马英九当选连任表示有历史评价的压力,换言之就是寻求历史定位,则除在四年内需与时间赛跑外,必先破除内心虚幻的迷梦、和排除外在干政的阻碍,方能达阵,留名青史。

  马英九最大的缺点就是想讨好每个人、这是邱义仁对马英九的评价。其实马英九想以“全民总统”和促签“两岸和平协议”而获诺贝尔和平奖,为其心中第一顺位的迷梦,“全民总统”在此次选举中绿营得票率不减反增,并造成原支持马英九的基本盘疏离,证明是一种不可行的谬思。

  签定“两岸和平协议”,牵涉到政治层面,自非马英九单方面意愿可行,又逢大陆领导班底换届,新的政治局常委对两岸关系的态度,足以影响两岸方方面面的良性发展,在两岸定位论述未取得共识前,无异是不可能的任务。

  马英九第二个虚幻的迷梦是将国民党变身为本土化和选举机器,卸下中国国民党的百年老招牌改名为“台湾国民党”,这就是马英九所说:要使国民党脱胎换骨的深层意义,而这一任务的执行人,自非未来国民党副主席兼秘书长金溥聪莫属。

  马英九若能放下心中迷思,恢复平实,将2008和2012两次竞选诺言逐一兑现,为中国国民党铺陈继续执政之路,在创新外也尽传承之责。自是中国国民党中兴领导者,又何愁青史不留贤名。

  民进党在败选后,不再回避九二共识,或将要求中国大陆回应马英九的“一中各表”是否符合中国大陆的原则?马英九必需及早思考如何因应民进党这一釜底抽薪的策略。

  至于众所期盼的“行政院”改组,应扩大适材适所的原则,不能令用人惟材的治国方略,留一片空白,而这片空白是寻求历史定位路上不能容忍的错误。同时将国际上营销两岸关系论述所耗资源,用回到岛内宣导政策与执行力,化解民众的无感,洗刷无能的表象,才是正道。

  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鼓励民众多读历史,因为对自己及国家都有益处,李光耀所指当非仅限短短的新加坡历史。不幸的是上千年的中华民族历史,却常遭马英九轻忽以视,一个不注重历史刻痕的领导人,又如何寻得历史定位。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