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皮纹测试”,趁乱而入并非偶然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01日08:54  法制日报 微博

  ?近日,“皮纹测试”技术在山西省太原市一些幼儿园悄然流行。该测试收费1200元,称可以测出孩子的先天智能和潜能,并确定最优培养方向。有关医学专家认为,这种测试缺乏科学依据,属伪科学。同时,部分家长认为幼儿园和商业公司联手搞推介,有“敛财”之嫌(1月31日《京华时报》)。

  走了“养生大师”、“养生教母”,来了“皮纹测试”,伪科学变幻只是魑魅魍魉的形式,不变的终究是不菲的利益追求。伪科学之所以令众人上当受骗,甚至被捧作神灵,大抵还是切中了公众的利益要害。

  “皮纹测试”在太原市一些幼儿园的悄然流行,切中的恰恰是家长心中望子成龙那根最敏感的神经。“皮纹测试”的“先知先觉”,智能与潜能的排序,给了家长绘制孩子成长“路线图”以最佳的参考。在不知哪块云彩有雨的情况下,心理的暗示或许比追究科学的真伪更具诱惑力,如同对虎妈狼爸热捧一样,在对子女教育形式选择纠结的前提下,需要找到的是成功经验与选择依据,哪怕这样的选择并不适合孩子。

  “皮纹测试”测出的恰恰是教育的缺陷。“皮纹测试”的噱头,暗合了“教育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功利理念。不怕出错但怕错过,盲目地贪大求全,让越来越多的家长抛却科学常识、背离科学态度,变得盲从而随大流起来,试想多如牛毛的兴趣班、特长班、补习班,又有多少是符合教育规律与孩子成长规律的呢?如此,孩子事大也让教育绑架了太多的利益,使得孩子成为各路利益集团攫取利益的“富矿”,教育成了逐利的洼地。

  “皮纹测试”趁乱而入并非偶然,除了技术高度的伪装、家长的敏感切合之外,从策划项目到挂靠科教文互助基金会,再到对幼儿园从业人员关于“咨询”资质的培训,完成了利益的整体包装。逐利的冲动令科学常识再度“集体缺失”,环境的惯性成就了伪科学的陷阱,让家长们在自觉不自觉之中掉了下来。

  教育是树立人文精神的开始,当教育领域内盛行“科学式”的迷信,不得不令人怀疑教育指向的偏离。“皮纹测试”易于识破,如同铲掉一株毒草那么简单,然而生存的土壤如何改良不能忽视。教育成才固然是一个方面,但是“百年树人”,教书育人才是教育的终极目标。如果不让教育远离功利化,不让教育者本身就是一个“科学的人、诚实的人”,“皮纹测试”之类的骗局,换个马甲、变个花样,还会堂而皇之地再度来袭。

  湖北 木须虫 公务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