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市博物馆:只画春风不画寒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01日09:09  淄博新闻网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城市形象。而博物馆,正是代表一个城市形象的名片。

  1月25日,初三,天气清冷。过年的鞭炮声此起彼伏。

  一清早,韩贝贝就往市博物馆赶去,她是这里的讲解员,今天她值班。从大年初一到初六,市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阵地,这里没有节假日,只要拿着身份证,就可以免费看到博物馆陈列的馆藏文物,听到讲解员翔实而丰富的历史知识。

  过节了,博物馆里却是另外的一番热闹。初六值班的讲解员刘蕾告诉记者:每天这里都有上千的群众,过年了,大多数都是一家人过来看,还有很多外地的。李佳彤小朋友就是初一跟父母第一次来到博物馆的,她的母亲说:“咱淄博人,不了解齐文化,就是不了解自己的家乡,听朋友说市博物馆的‘西汉齐王墓陪葬坑陈列’获得了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评选的参评资格,带孩子来看看等于上了一堂历史文化大课。”

  打开淄博市博物馆的馆志,数百页的照片中有一页让记者感动,1979年市委副书记赵传鼎视察大武汉墓考古工地。从1958年到现在,市博物馆经历的不仅仅是各届领导的关注,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阵地和宝库,如何体现淄博文化公共体系重要阵地的作用,博物馆馆长王振华告诉记者:发挥好淄博市中心馆的突出地位,展现好淄博独特的文化特色,为群众的文化需要服务到位。

  的确,作为展示淄博历史文化的中心馆,有着13000多件文物,44件国家一级文物的展馆,抓好服务就是对社会最大的文化贡献。

  他们在抓好主体业务的同时,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利用馆舍条件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举办、承办、协办各种展览活动30多场次,并为其它举办单位提供服务,为社区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宣传阵地和活动平台,受到社会各界的称赞。他们还成功举办了第十期“淄博艺术品交易竞买会”活动。此次竞买活动吸引了烟台、青岛、潍坊、日照、莱芜、滨州及淄博本地的收藏爱好者积极参与,成交金额70余万元,成交率达到80%,充分体现了博物馆在淄博文物古玩市场的龙头地位,显现了规模和品牌效应。

  市博物馆作为淄博创城的实地考察点必检单位,分别接受了山东省文明办和中央文明办的考察,获得一致好评。

  在两次迎接检查期间,市博物馆全体职工放弃了双休日和节假日,并将手机保持24小时开机,确保信息畅通,真正做到了7×24不间断服务。有一次,一位年逾古稀的老先生由于不明白“齐人好末技”这句话中“末技”一词是什么意思,到博物馆来寻找答案,这可给大家出了个难题。老先生的经历让群工部的年轻同志韩贝贝深有感触,她对老先生说:“您明天再来吧,我一定把正确的答案告诉您。”下班回家后,韩贝贝连饭也顾不上吃便搬出所有的书籍、资料,一本一本的进行查阅,所有的工具书都查遍了,又上网继续找答案,可是直到半夜也没有找到正确的解释。第二天天不亮她又匆匆赶到单位继续查阅资料,在同事们的帮助下,终于查到了“农为本,商为末,齐国重视商业发展”的解释。当她把打印好的资料送给老先生时,他一边连连点头,一边激动地说:“没想到,真没想到!你们这样严谨的工作态度,值得我认真学习呀!”

  2008年,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联合下发《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淄博市博物馆立即行动起来,于当年1月28日,率先实行了免费开放。三年多的时间里,市博物馆认真落实免费开放措施,克服了由于观众急剧增加、服务成本随之成倍增加带来的种种困难,发挥公益性文化单位的宣传、教育、引导作用。

  市博物馆于1992年8月建成并投入使用,由于当时施工工期短等各方面的原因,长期以来一直处于边使用、边维修的状态。针对这一现状,在馆里经费非常紧张的情况下,为了配合创城这件大事,还是多方筹集资金,对馆舍内外进行了改造:对监控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和增添设备,更换了部分消防器材;对馆舍四周的大理石台面进行了干挂处理;对展厅的吊顶、楼梯扶手、地砖及全部玻璃进行了更换,馆舍内外部环境均焕然一新。

  市博物馆依托文物收藏、科学研究和展览教育机构的有利条件,建立了淄博市未成年人学习实践基地,吸引了大中小学生踊跃参观,去年又被省关工委、省教育厅、省文化厅、省环保厅、团省委等单位命名为第四批“山东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全市文化系统第一家创建了省级文明单位,经常开展爱国主义和爱我家乡教育,开展文化知识、科技普及、历史人文等实践活动,真正成为了我市未成年人和服务人民群众的公共文化阵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