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江西鄱阳湖面临水危机 干旱与造地建房成“祸首”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01日11:02  国际在线 微博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近日有媒体报道,中国第一大淡水湖的鄱阳湖,从今春开始却面临用水困难、全力抗旱的空前水危机。

  据江西省水利厅介绍,受持续干旱和上游来水减少影响,鄱阳湖水位持续走低。1月6日8时,鄱阳湖都昌站水位7.93米,跌破1952年有实测水文资料以来的历史最低水位7.99米,创60年来新低。江西省水文局监测,江西境内出入鄱阳湖的流量已是“入不敷出”。1月2日8时,鄱阳湖标志性水位站星子站水位为7.97米,低于前一日的8.02米,相对应的湖区水体面积萎缩至约196平方公里,不到丰水期面积的5%。

  江西省防总分析,出现极枯水位是长江上游来水减少和周边河流来水不足共同作用的结果。另外,鄱阳湖是吞吐湖,所以枯水期和丰水期湖面面积差别很大。水位18米时,鄱阳湖面积是538万亩;在水位8米时,面积是30万亩。近年来,鄱阳湖枯水期有变长的趋势。十年前,枯水期只有90多天,但最近几年枯水期都在110—120天。去年更是鄱阳湖史上最旱的一年。

  不过,有专家担心,鄱阳湖枯水问题带来的已不是短时间内的季节性、临时性 影响,而有可能呈现出常态化趋势。原因也是比较多的,比如,江西去年春夏连旱,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去年江西降雨基本集中在上半年且多数是暴发性降雨,降水基本上都没能储存。

  同时,江西省水利厅数据显示,长江上游干支流主要水库共29座,防洪库容合计530亿立方米。这些水库群在汛后集中蓄水运行,造成鄱阳湖水位降低、水量减少。另外,沿岸河道有违规采砂的行为,不少区域的湖床开挖下陷。

  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也是中国第二大湖。1992年被列入“世界重要湿地名录”。湖区也是迁徙水禽极其重要的越冬地。然而曾经演绎渔舟唱晚的鄱阳湖如今频频出现用水危机,危机出现的究竟是天灾还是人祸?

  根据此前的报道和专家的分析,鄱阳湖频频出现用水危机,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江西省科学院鄱阳湖研究中心副主任戴年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分析说,鄱阳湖出现用水危机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江西去年春夏连旱,降水时空分配不均匀。江西省水利厅近日发布的一组数字,就在今年1月6号8点鄱阳湖都昌站水位达到了7.93米,跌破历史最低水位7.99米,创60年来的新低。

  然而根据江西省水文局的预测,江西境内出入鄱阳湖的流量已经入不敷出除了自然原因以外,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围湖造地建房等行为都使得鄱阳湖的的水体被大面积的蚕食。江都昌县滨水西区开发领导建设小组办公室曾经证实从2009年开始,通过围湖造景等方式,滨水西区填湖造地的土地达到了400亩,其中靠近鄱阳湖区域的土地拍卖价格达到了300万元/亩,堪称是当地地王,然而这些土地大部分都被用来当做商品房来开发。另外鄱阳湖旁边的楼盘大多是以湖景房作为卖点进行宣传,湖景房的价格比市区的楼价每平米高出一千到两千元,单单都昌县滨水西区的一个房地产开发项目,就能够让当地政府获得三亿元的收入。

  另外,鄱阳湖湖区中出现大规模采沙活动也是造成湖水水位下降的原因之一,据悉有一种大型的采沙船叫做吸沙王,功力达到了几千马力,有两三层楼高,一次作业就能吸光水深30米半径60米范围内的沙石,形成近百米宽的大坑。(记者 满朝旭)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