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家乡父老的“变”与“不变”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01日12:30  大众网-大众日报

  □本报记者 宋庆祥

  宽敞的水泥路,和村头的柏油路相接,蜿蜒着伸向村中。村子坐落在一座小山上,村中的一段水泥路就像一条天路,十分壮观。汽车加大油门,呼啸着冲了上去,好像腾云驾雾一般。我心中冒出一个惊叹号:家乡变了。

  初五,趁着放年假的空当,回了一趟我的老家——东阿县的一个小山村。前几年回老家时,最怵头的就是村庄里的那段土路,一下雨下雪,泥巴粘脚,路陷车轮,难走极了。后来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可是,从村边到村内的路归村里自己修,因是劈山修路,工程量大,花费多,一时难以完成。去年,竟然修好了,还架起了路灯。

  我到叔叔家,屁股没坐稳,就夸村子变化大。他说:“你才看见哪一点,变化多了去了:地里的老机井,全部变成‘智能井’了,一插电卡就流水,再也不用费心劳力地抬机器了。我70岁了,照样能种地,浇地拿张铁锨改改垄沟,麦秋有大型收割机。今天的农民,可享福了。”

  我家的老房子在山顶上,儿时坐在屋门里,就能看到黄河里行走的点点帆船。但是,因为山高路陡,麦秋拉庄稼要五六个人才能运上来,很不方便。今天,多数人家都搬到山脚下住了。从山顶望去,一排排新房掩映在树林中,炊烟缭绕,好似一幅浓墨重彩的画卷。村里人告诉我:“改危房建新房,上级都有支持。腾出来的老房子,前一阵子有人来规划建设旅游景区。”

  到院中二弟家坐坐,发现彩电变大了,21英寸的变成了29英寸的。他说:“去年家电以旧换新,还给补贴,这么好的政策不用,不是傻帽啊。村里的小电视,多数都变大了。”

  在村中十字路口站了一会,和父老乡亲递烟拜年间,看到走亲串门的,不是电动车,就是摩托车,少数还有小轿车,骑自行车的很少。说话间,街坊爷爷的手机响了。我记得他以前的手机很破旧,一翻盖就“吱吱呀呀”响,现在却变成了触摸屏的。他说:“村里比他手机好的多得很。”

  家乡父老可热情了,有的让我去家中坐坐,有的拉我去他家看看,还有的执意留我喝几盅,我一一谢绝了:“叔叔还在家等着我呢。”

  回城的路上,我在想:“家乡的变化可真大啊,行路、交通、居住、家电、通讯、种地等,方方面面都发生了变化。但是,也有不变的,那就是浓浓的乡情,敦厚的品德,求变的思维,进取的精神。‘不变’是‘变’的内在动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