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农民工:要什么?忧什么?怕什么?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01日12:30  大众网-大众日报

  据新华社南昌1月31日电 虽然农村劳动力显现出省内回流趋势,但是记者近日在南昌火车站采访发现,从南昌去往广东、深圳、上海、北京、青岛等方向的列车候车室里,仍有大量去往外省打工的江西人。记者倾听他们的心声,感受新一轮外出务工潮背后各个年龄层农民工的所思、所虑、所想。

  90后农民工:还是出去闯闯

  20岁的李璐去年从宜春学院毕业后到东莞打工,“在东莞一家电子公司流水线上做工,学校之前和公司签有就业协议。”李璐谈起在外的打工经历,言语中透着一股满足感,“公司春节放假半个月,拿到奖金后,给爸妈包了个大红包。”

  “工作外的生活也不单调,时常组织文体活动。今年联欢会上还参与了舞蹈节目,可受欢迎哩。”李璐脸上溢满笑容,提起薪酬待遇,李璐说,公司不仅包吃包住,而且每月最多能拿3000多元,周末偶尔加班。不过做得多也拿得多。

  在四川打工的彭亮从南昌转站回老家吉安,“春节公司里缺人,就没回去。女朋友四川人,打工认识的,这次请了年假,把女朋友带回家给父母看看。”彭亮介绍着身边和他年龄相仿的女孩,5年前,彭亮在吉安技术学校毕业后,应聘到成都一家机械厂,月工资从最初的1000多元钱涨到现在的4000元—5000元。“感觉这5年自己不一样了。”

  当记者问到是否会回到老家吉安务工,彭亮说:“回到家乡的确很好,可是男孩子嘛,想出去闯,况且老家生活成本和外面相当,我这样的技术工现在在老家不过2000多元一个月。”

  壮年农民工:子女随迁教育费用高

  南昌人刘扬带着妻儿准备回东莞,“我去东莞快10年了,东莞都成第二故乡了。”刘扬说,起初是在工厂做工,后来积攒了些钱,认识了些朋友,于是在当地开了一家家具厂。“由于厂子开在东莞郊区,租金较低,现在每个月略有结余。”

  “趁着年轻,多寻找点机会赚钱。就是小孩现在2岁了,听说入园费比南昌贵不少。到时得更加省吃俭用了。实在不行,就再回来呗。”刘扬语气里透着些无奈,“其实在外最挂念的还是父母,希望他们身体健健康康,自己能快点‘成功’,孝敬他们。”

  中年农民工:社保齐全才放心

  江西靖安县40多岁的许大姐在青岛为亲戚的养殖场打工,3年来回家次数寥寥。“孩子已经上大学了,不用多操心,于是就想着过去赚点‘外快’,可以给孩子买现在流行的ipad,是不?”

  没去青岛前,许大姐自家种植有桔树,可是近几年收成却不佳,“成熟的桔子囤在院子里无人问津。”许大姐说,“由于养殖的鱼、鸭子等有特定繁殖季节,尽管一年几乎腾不出时间回家,但是可以剩下点钱,补贴孩子零花。”

  南昌人吴大哥年近半百,今年第一次去青岛务工。“老乡开了出口国外的洋娃娃厂,儿子儿媳还有老婆在那边越做越好,于是我也过去和家人团聚。”提到以往的打工生活,吴大哥感到不无心酸,“之前在工地务工,一天100元,没有社保。年纪越来越大了,身体没年轻人棒。老乡的洋娃娃厂社保等都比较齐全,我也更放心了。”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