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供水成本不能由企业自说自话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01日12:30  大众网-大众日报

  □ 胡 艺

  广州市物价局暂定于2月下旬组织召开水价调整方案听证会。1月29日起,广州市自来水公司向社会公开供水成本。在广州水价调整方案的制定思路中,拟全面实施阶梯式水价;全面实行工业、商业、服务业、流通业等行业用水同价;适度提高水价,补偿因供水建设投入、水资源费上调等因素所产生的新增成本。(近日《广州日报》)

  在商言商,供水企业表达涨价诉求可以理解。但现在有些部门与供水企业保持高度一致的涨价思维,充当供水企业的传声筒就不对了。

  供水企业属于具有天然垄断属性的公共服务行业,是公共产品,其首要目标并非赢利,不能简单地以市场眼光来衡量水产品的价格。在高物价语境下,应为消费者算细账,考虑消费者的承受能力,让公共产品价格与普通消费者收入接轨。何况,提升公共服务品质,还原公共服务产品公益本质,正在成为政府与社会的共识。

  虽说广州公开供水成本是一大进步,但如果没有审计等部门介入,没有社会监督跟进,供水企业自说自话“供水成本”未必可信。一个尴尬的现实是:一方面,每到水价听证会召开时期,总能听到供水企业“哭穷”为涨价造势的声音;另一方面,水务上市公司却交出了高利润率的漂亮报表。中国水网提供的数据显示,18家水务上市公司2010年全部实现盈利,无一亏损,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5.78%,平均销售毛利率40.02%。如此鲜明的对比清楚地证明,很多供水企业的“哭穷”都是忽悠人的。许多供水企业自我标榜供水成本如何如何之高,利润如何如何之低,如何取信于民?谋求涨价时哭穷,展示业绩时炫富,供水企业的成本与利润莫非是变形金刚?

  尽管物价部门拟定召开水价调整听证会。但是“逢听必涨”似乎成了一条铁律。因此,听证代表的产生、代表构成比例、听证主导权、听证程序及听证结果,都应该体现公平公正,切实保障消费者权益,而不能被某些“听证专业户”把持。

  总之,供水企业具有特殊垄断属性,特别是城市供水以地域分界,消费者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一方面供水企业不能一味“哭穷”,要坚持内部消化涨价压力,履行社会责任;另一方面,政府对供水建设投资要体现责任担当,不宜把供水建设都纳入供水成本。如果供水企业确实亏损,政府可考虑通过压缩“三公消费”等方式,对供水行业给予政策补贴,维护供水行业公益性。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