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抽逃四千万注册资本被判刑

  据新华社电 江苏省张家港市人民法院日前一审以抽逃出资罪判处被告人陈某有期徒刑两年10个月,缓刑3年,被告人庞某有期徒刑两年6个月,缓刑3年,并各处罚金200万元。

  2009年,陈秀琴(女)和庞来书萌生了开一家担保公司的念头,于是向人借了400万元,于同年4月申请设立苏州锦洲担保公司,注册资本2000万元。4月14日,锦州担保公司经工商部门核准成立,办好开户许可证后,两人立刻将初期400万元转至庞某账户用于还款。后又借款1500余万元充实注册资本,陈、庞二人在每次验资完成后,即将公司账户上的钱转出进行归还。

  2010年2月,陈某和庞某决定将锦洲担保公司的注册资本增至5000万元,于是找到开公司的朋友姚某,通过银行转账借款2800万元。在顺利通过验资后,又将上述2800万元从公司账户转出归还姚某。

  经法院审理查明,陈某和庞某在锦洲担保公司成立后,先后将其出资共计人民币4000多万元从公司注册资本中抽逃,用于归还个人借款。

  主审法官认为,被告人陈某、庞某违反公司法规定,在公司成立后抽逃出资,数额巨大,其行为均已构成抽逃出资罪,属共同犯罪。根据两名被告人的犯罪情节对二被告人宣告缓刑。

  据了解,皮包公司、空壳公司等不断出现,股东借款出资、待验资完毕后将资金转出归还的现象时有发生。法官提醒,企业注册资金应用于公司经营发展,公司存续过程中应保持实际财产处于一定水平。为此我国公司法明确规定股东不得抽逃出资,否则对其进行处罚或者追究刑事责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