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内外夹击中“编”出新花样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01日21:33  齐鲁晚报

  

内外夹击中“编”出新花样

工人们对经过初加工的柳编品进行晾晒。

内外夹击中“编”出新花样

工人们在对收来的柳编产品进行再加工。本报记者 郇恒吉 李晖 片/本报记者 徐升

  “闯东北,下江南,不如在家编花篮。”在“柳编之都”、“杞柳之乡”临沭县,柳编是传统产业,全县杞柳种植面积曾达十多万亩,从事杞柳产业的有十万人。但受国外订单减少和原料成本上升的影响,柳编业一度遇到危机。

  1月28日(正月初六),记者来到临沭县柳编特色工业园区,探寻柳编业的“脱困术”。

  柳编品卖到国外

  身价翻3倍

  虽然还没出正月十五,但是不少企业都在忙碌着完成春节前还未完成的订单。走进园区内的临沭晴朗工艺品有限公司,院内晾晒着各式各样的柳编产品,“这些都还是半成品,经过上漆、吊里等工序后,才是一件完整的柳编产品。”公司销售部主任张清洁告诉记者,别看这一个个柳编品看着不起眼,但要是出口到海外,每个价格都要翻3倍。

  在生产车间里,车间主任周盛芳正忙着给产品贴商标。2004年下岗后的周盛芳来到公司,一干就是8年。谈起柳编近年来的变化,周盛芳感受最深的,是柳编品种越来越多样化,工资也越来越高了。

  “公司建立之初,只有两间房和两辆摩托车,老板加员工总共才3个人,每天都是骑着摩托车到农户手里收产品。”公司副经理张东军说,现在公司员工已经达到200人,柳编产品达几千种。

  柳条价高,订单减少

  部分企业没扛住

  在临沭县柳编企业里,晴朗工艺品有限公司算是中等规模。虽然公司发展较快,但作为出口行业,受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影响,产品销售受到不小冲击。

  “我们的产品90%以上是出口到日本、意大利等国家,所以国际经济形势对我们影响很大。”张东军说,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国外市场对柳编的需求量下降,而近几年美国债务危机和欧债危机,使得以出口为重的柳编销售量出现下降。

  柳编产业受到的冲击不只是来自外部。柳条价格过高和劳动力减少,也使得柳编产业“雪上加霜”。

  “以前临沭种植的柳条有10万亩,从事这个行业的有10万人,全县企业150多家,从事销售的有6000人。”临沭县商务局副局长吴庆文说,现在临沭柳条种植面积缩小到3万-4万亩,从业人员只有3万-4万人,全县柳编企业减少至120多家。

  “柳条种植少了,价格自然上涨。”临沭县柳编协会会长邱炳胜告诉记者,以前一斤干柳条的价格在8毛钱左右,现在涨到了3元-4元,最高时每斤达到13元。“农民不愿意种植柳条的原因,一是柳条种植成本太高,二是劳动强度很大。种小麦就简单多了,还有政府发放的小麦补贴。这让很多农户拔了柳条种小麦。”

  “柳编的加工车间在千家万户。”而如今,从事这项工作的人越来越少,比起在家编制柳编,年轻人更愿意外出打工。

  政府扶持,产品升级

  柳编业在突围

  “我们公司要求每个员工都要开发新产品,公司还成立了专业的设计团队,顾客需要什么样的产品我们就开发什么样的产品。”张清洁说,开发新型产品,对产品转型升级,是公司目前应对销售量下降的主要措施。

  作为临沭县柳编协会会长,邱炳胜对柳编产业充满信心。在他看来,全球经济危机对柳编行业的影响已经慢慢减弱。“政府出台各项措施,有利于柳编行业的继续发展。在需求量减少的情况下,企业自身也在不断转型升级。”他说。

  柳编作为临沭县重要的产业项目,2011年全县出口总额达1亿美金。为了开拓柳编市场,临沭县政府出台了支持柳编产业的13条措施。其中包括,对连续种植200亩以上的柳条农户,给予柳条补贴;成立柳编研究所,带动品种开发更新等。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