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摸底四川骨髓库 最少还差35万志愿者

  

  近日,罹患血癌的美国东湾25岁华裔女孩梁贞娜(音译)因为苦寻匹配骨髓未果,不得不通过网络上传求助视频,请求华人注册为捐赠候选人。这段声泪俱下的视频,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其浏览量就突破了30万次,网友们纷纷为这个有着强烈求生意志的女孩留言加油。

  骨髓移植是治愈血液疾病的最有效方式之一,匹配的骨髓对于这部分患者来说,犹如救命稻草。昨日,记者从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四川分库(以下简称四川骨髓库)了解到,自该库2001年成立至今,全省登记捐献的志愿者数达5万余人,不过最终实现捐献的仅有49人。

  网络热帖:

  华裔女孩患血癌

  自拍视频求骨髓捐献

  昨日,记者在视频中见到,头戴毛线帽的梁贞娜,已被疾病折磨得面色憔悴。尚未开口说话,就已泣不成声。据了解,梁贞娜于2009年罹患血癌,更不幸的是,由于配型没有成功,其弟弟无法完成对其的骨髓捐献。

  无奈之下,梁贞娜只能寄希望于非亲体移植,不过,目前美国国内亚裔人士登记成为捐赠候选人的比率只约7%。为此,她不得不自拍视频短片求助,请求华人登记为捐赠候选人或帮她寻找可能的捐赠人。

  本地调查:

  建库10年

  全省49人完成骨髓捐赠

  成都本地的骨髓捐献志愿登记状况又怎样?昨日,记者从四川骨髓库了解到,自2001年该库建立至今,总的志愿者登记量达到52000多位,处于全国各骨髓库库存中等水平。据介绍,近几年每年登记捐献骨髓的志愿者人数比较平稳,约5000名,其中学生至少占50%以上。

  “虽然如此,但是真正得到帮助的患者其实非常少。”四川骨髓库负责人李廷辉介绍称,目前只有49名志愿者完成了骨髓的捐赠。

  数据缺口:

  备捐志愿者

  至少差35万

  建库10年,为何只有49人完成捐献?李廷辉表示,完成骨髓捐赠的先决条件就是配型成功,而非血缘关系的骨髓配对相合率是四百分之一到万分之一,有部分甚至为几十万分之一。据介绍,近5年期间,全国各地通过中华骨髓库向四川分库提出骨髓需求的,平均每年就有1010例。如果按照最大的1/400的配型成功比例换算,这1000多名患者如果都想获得帮助,那么都至少需要40多万个志愿者供以配型。如此换算,这其中的缺口至少达到了35万人。

  除登记基数较小之外,志愿者联系方式变更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好不容易配型成功了,打过去又发现找不到人,这样很尴尬。”李廷辉称。

  专家:

  捐献无损健康

  呼吁更多志愿者

  据介绍,人体内的造血干细胞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正常情况下,人体各种细胞每天都在不断新陈代谢,1-2周内,血液中的各种血细胞恢复到原来水平,因此,捐献造血干细胞不会影响健康。

  李廷辉特别发出呼吁,希望热心的成都市民能积极投身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行动,为血液病患者带来新的生存希望。

  如何成为

  骨髓捐献志愿者

  只要年龄在18-45岁的符合无偿献血条件的健康者,愿意捐献骨髓的,携带身份证到天府广场城市之心的“四川骨髓库报名采血点”,抽取6-8毫升血液,医务人员会将所有相关资料录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的计算机数据库中,此人就成为一名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了。

  成都晚报记者 李诗敏 陈悦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