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黑污水已持续10年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01日21:37  西安晚报

  

  真的是重金属镉害死了鱼吗?专家却说,一般来说,重金属不会造成鱼类死亡;鱼儿大量死亡前一周,黑黄色水体曾大量入侵拉浪水电站库区,从那时起,渔民已发现网箱里的鱼开始死亡;在污染被发现之前,是否有沿河村民饮用过河中重度污染的水?1月30日,记者走访此次镉污染事件最初发生的地点广西河池市宜州县境内的拉浪水电站,发现龙江河镉污染事件中,有不少疑点尚未得到解答。

  1月30日的拉浪水电站库区一片萧条,没有了往日的热闹。岸边,五六个渔民呆呆地看着几乎已经空空如也的养殖网箱,默默无语。拉浪渔业队队长黄朝新驾着竹排,将记者带到河中他家的养殖网箱边,箱里还漂浮着几具小鱼的尸体。他养了1万多条鱼,这次死掉7000多条,队里几户养鱼的人家,损失差不多都有这么大。

  至今他也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害死了他的鱼。

  1月7日清早,他一到库区,便发现水体异常,原本清澈的河水一夜之间变成了黑黄色,虽然没有异味,但浑浊异常。驾竹排到网箱,发现了一些翻起白肚的小鱼。

  当时,他并没有太在意,因为“每年元旦前后,总有一股黑黄色的水来到这里,有10年了”。不过,往年黑水来时,从未导致鱼类死亡。

  但事态不断恶化,死鱼越来越多,从每天死掉几十条,到大批死亡。1月11日,他和渔民们将此事上报龙头乡渔牧兽医站。1月15日至18日,网箱中的鱼死亡率最高,成片成片地死去。

  通报 目前柳江水源仍然安全

  广西柳州应急指挥部1月31日向媒体通报最新水情称,柳江饮用水源水质符合国家标准,事态发展全在预测掌控之中。

  1月31日上午,广西壮族自治区龙江河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新闻发言人、自治区环保厅巡视员冯振年称,龙江河镉污染高峰值已从80倍降到25倍左右,从处置和监测总体情况综合分析,事件总体态势可控,能够实现大部分污染负荷拦削在龙江河段内,可确保柳州供水安全。

  1月31日14时监测数据显示,柳州水源保护地各监测断面镉浓度全部达标,柳江饮用水源水质符合国家标准。

  1月31日下午,柳州市处置龙江河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副指挥长、新闻发言人甘景林向媒体通报称,截至当日14时检测数据显示,龙江三岔、糯米滩的镉浓度超标8倍,龙江与融江汇合处下游3公里处、露塘断面镉浓度为每升0.0030毫克,柳州市河西水厂原水镉浓度每升0.0040毫克,柳江饮用水源水质符合国家标准。

  进展 广西纪检监察部门已展开调查

  新华社电 记者31日从广西壮族自治区纪委、监察厅获悉,广西河池市龙江镉污染事件发生后,自治区纪委、监察厅高度重视,已派员对龙江河镉污染事件展开调查,将根据核实情况进行严肃处理,目前工作正在进行中。

  自治区纪委、监察厅相关负责同志表示,对违法违规造成重大污染、给人民群众和国家造成重大损失的,要坚决查处、绝不手软;对严重失职、渎职或放任、包庇、纵容违法违规行为,造成重大损失和恶劣影响的人员,要坚决查处、绝不迁就;对利用职权进行权钱交易、徇私枉法等事件背后的腐败问题,要坚决查处、绝不姑息。

  此外,记者从广西龙江河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了解到,据参与事故处置的专家估算,此次镉污染事件镉泄漏量约20吨。广西龙江河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介绍,龙江镉污染事件中涉嫌违法排污的金城江鸿泉立德粉材料厂等相关企业,目前有7名相关责任人已被依法刑事拘留。

  延伸

  专家称源头控制最关键

  镉作为一种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早年曾在日本引发了著名的公害病——痛痛病,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贾海峰介绍了镉污染治理的相关方法。

  贾海峰称,首先就是要找出源头,把源头切断,然后是沿途,尤其是一些敏感点,比如说水厂或者一些城市,或者一些生态的敏感点加强监控,进入到敏感点之前能够采取一些措施,利用物理和化学的方法能够吸附它、中和它。

  贾海峰教授表示,对于源头的控制和制定相关风险预案,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分析

  污染将波及

  下游约300公里河段

  记者从广西龙江河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了解到,此次发生在珠江流域龙江河的镉污染将波及下游约300公里河段。

  广西龙江河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专家组组长、国家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许振成告诉记者,此次污染事件波及河段约300公里,“所谓波及,就是事发地往下游,一直到能监测到水体镉浓度明显上升、但不超标的水域”。

  许振成说,按照现行的处置方式和处置效果,此次污染会波及柳江柳州市区下游的红花水电站以下的水域,但红花水电站以下的水域镉浓度不会超标,也不会对柳江下游的黔江、浔江、西江造成影响。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