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多方会商 濒危古树有望重现枝繁叶茂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02日02:30  大河网-大河报 微博

  

多方会商濒危古树有望重现枝繁叶茂
郑州市惠济区古城村这棵260年树龄的古槐的管护人去世了,现在它无人管护。
多方会商濒危古树有望重现枝繁叶茂
专家在为260岁的古槐看病
多方会商濒危古树有望重现枝繁叶茂
郑州市惠济区古荥村这棵古槐处境堪忧

  “春节回家,随手拍古树”系列报道之四

  本报报道引起省林业厅等方面重视,古树保护行动已经展开

  □记者 李岩 温中豪 文 洪波 图

  核心提示

  不仅是未被挂牌保护的古树“遗老”长势不佳,本报记者与自然之友河南小组志愿者、林业专家探访也发现,即便是目前已被纳入档案、挂牌保护的古树,因诸多原因造成的管护缺失,也使得它们的生存状况同样令人揪心。

  为了拯救目前濒临死亡的珍贵古树,昨日上午,郑州市林业局、植保专家、自然之友河南小组及当地有关部门多方,在古树保护问题典型的郑州市惠济区古城村,就患病古树复壮进行现场会商,并拿出了紧急救治方案。

  此外,本报报道也引起省林业厅重视。该厅造林绿化管理处(省绿化办)副处长吕本超受访时表示,针对本报报道及其他查实的处境堪忧的古树,他们已要求各地林业部门尽快调查并予以解决。

  【探访】

  1

  散生于乡野的挂牌古树,不少长势堪忧

  1月31日上午,根据村民反映,记者与自然之友河南小组志愿者一起赶到了郑东新区黄河大堤南侧马渡村,远远就看到了一棵大皂角树。

  记者看到,该树位于一座荒废的农家餐馆旁,主干高大,小枝繁茂。在树周围水泥砌起的围挡内,粗大的树根上,已经生出了胳膊粗的小皂角树。仔细观察发现,树根已经出现腐朽迹象。

  在废弃的餐馆房间窗台上,由“郑州市人民政府”颁发的该树管护牌显示,该树树龄800年,为“一级古树”,编号为“A-496”,管护单位(人)为龙子湖办事处园林工作站。

  资料显示,这棵古皂角树在北宋末年,只有碗口粗细,康王赵构从金营逃出来时,曾在此拴马歇息,因此备受当地人的关注。

  除此皂角树,在郑州市惠济区古荥镇孙庄村,一株树龄505年的国槐树也被当地村民推荐出来。

  记者现场看到,该树位于村民杨文祥家的侧院,主干粗壮,靠近东侧的一个大枝虽然已经折断接地,但依然有小枝生出,并未死亡。树干拴系的管护牌显示,该树为一级古树,编号为“豫A-1120”,管护人为杨文祥。

  村民李保安说,该树在前几年最旺盛时,杨家半个院子都是阴凉,主屋则被树冠覆盖,夏天根本用不上空调。

  该区与这棵老古槐境况类似长势不佳的,还有位于古荥村郭志军家、古荥村基督教堂东侧、古城村“古城中街47号”的3棵古槐。所挂保护牌显示,这三棵树树龄分别为200年、160年和260年。

  以上3棵古槐中,最令人感到可惜的就是最后一棵:该树树干笔挺,但布满虫洞,枝干大多枯萎,部分已经全部中空,折倒在房顶、地面上,只有靠近村民任钦妞家主屋房顶的粗枝上,有细小的槐枝生出。

  2

  一些景区、单位内部古树,保护相对较好

  记者探访也发现,和这些遗落于乡野、农家的古树存在病虫害严重的情况相比,位于各大景区、公园、单位内部的古树保护工作,开展相对较好。

  比如在郑州市人民公园胡公祠门前,一棵170年树龄的国槐就受到“恩宠”般待遇。郑州市人民公园书记计燕告诉记者,公园对这棵古树非常重视,为确保其有充足的养料,公园在这棵树的树冠范围内,在东南西北4个方向,挖了四个有盖子的渗井,每个渗井有1.5米深。每年春天,花工就把肥料、药物、营养液注入渗井后加盖,这样就能确保古槐一年所需的养料。平时若遇到干旱天气,就把渗井盖打开灌水,由于渗井的位置刚好处于国槐根系的末端,这样既不会因挖渗井伤害国槐根系,又便于其根部充分吸取营养。

  碰到病虫害,花工会给树冠喷洒药物、修剪枯枝,对于树洞,花工会用玻璃胶、膨化机等配制的填充物,将树洞填实,防止树洞内虫卵滋生。公园还给国槐配备有“拐杖”,用水泥柱支撑着国槐沉重的枝干,防止其枝干下坠断落。“虽然它已经年迈体衰了,但至今长得很好,没啥毛病,一到春夏时节,满树的花叶,是我们公园的宝贝啊。”计燕说。

  【尴尬】

  不少古树挂完牌了事,日常管护没落到实处

  郑州市惠济区老鸦陈街道办古城村72岁的村民任松材说:“千年松树万年柏,搁不住老槐歇一歇,别看它这样,要是赶紧治治病,说不定还会像以前那样枝繁叶茂啊!”

  任松材还说,该村260年的古槐,牌子上的管护人任钦妞年前已经去世了,现在无人管护,这也是一个问题。

  附近不少村民说,在他们村子,古树挂牌后就没人管了,“只依靠村民,古树也是自生自灭,那能行吗”?

  记者探访也发现,目前经挂牌保护的古树存在古树登记资料不准确,病虫害严重,主干空心、倾歪过度、管护人无经验技术、缺少经费、树下积存垃圾太多等诸多问题,让这些已经挂牌纳入保护的古树面临生死劫。

  【行动】

  濒危古树旁多方会商,

  达成救治方案

  1月31日下午,省林业厅造林绿化管理处(省绿化办)副处长吕本超受访时表示,他们十分重视本报报道。针对本报报道及其他查实的处境堪忧的古树,他们已经要求各地林业部门尽快调查并予以解决。

  昨日上午,经记者多方联系,郑州市林业局、惠济区林业局、植保专家、古城村村委会、自然之友河南小组及古树树主等各方来到古城村260岁的古槐下,就该树的紧急保护进行现场会商和研讨。

  河南省林科院研究员、教授董云岚说,这棵古槐需要进行去除枯枝,清理树根杂物,堵塞树洞,防治天牛、吉丁虫病虫害等保护措施,并且最好在今年春天进行,“处理好,这棵古槐凭着这么漂亮的主干,还是很有希望枝繁叶茂的”。

  在现场,董教授还向林业局、村委会、树主等方面人员分发了“保护古树的技术、管理措施”自编材料。

  惠济区林业局总工程师王向生说,最新普查结果显示,该区目前共有古树33棵,其中24棵属于中原本土树种——国槐。他们将在近期对辖区包括这棵260岁国槐在内长势不佳的古树按照专家的意见进行紧急复壮救治。

  自然之友河南小组古树保护志愿者彭保红说,就古荥镇古树相对集中的特点,他们将把这里确定为志愿者联系点,常年定期对古树进行实地观测。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