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陈品搭新品顺风车捆绑销售太“坑爹”

  市民呼吁超市设临近过期食品专区

  本报讯 (记者刘冉冉、林晓丽)“超市买二送一的奶酪,买两盒去年12月7日生产的送一盒9月25日生产的,赠送的那盒还少20克。”在乐购西门口店,顾客凡购买两盒200克的帕瑞缇马苏里拉奶酪,将获赠一盒180克的同品,但对于保质期只有7个月的奶酪,几位前来选购的顾客均表示,超市明知两者生产日期有别却未告知消费者,这种行为显然太“坑爹”。

  近日,记者走访各大超市发现生鲜食品“混搭”临近过期食品的情况很普遍,而且花招迭出。

  买N新品送1陈品

  在百佳超市中旅店,顾客买4瓶香满楼趣果多乳酸菌饮料(草莓味,200ml),可获赠1瓶150克的同品。其中前者1月18日生产,保质期为21天;后者1月11日生产,保质期为25天。售货员称买多送一的搭售属于正常促销活动,并无不妥;而在此柜台前选购饮料的消费者多表示“未留意生产日期有别,如果知道会谨慎购买”。

  此类“买新赠陈”的促销活动并不鲜见。在乐购西门口店内买3瓶1月20日生产的卡士活均奶酸乳200ml可获赠1月7日生产的同品便是另外一例。

  有超市不提示陈品

  昨日中午,在家乐福康王中路店的导购员正在将当日的卡士鲜乳酪(椰果果粒)按照日期的先后自外向内排放。被问及原因时,该导购员称“生产日期在前的放在外面,容易被顾客先带走,以免未售出的总是快过期的。”然而,虽已意识到生产日期前后有别,但在该货架上却并没有对此设立醒目的标牌或提示语。

  在乐购西门口店的面包货架上,几排生产日期为当天的嘉顿小平方包(白面包,350克)里面混杂着几包标有生产日期为之前一天的产品。导购员称,货架上的面包等若非特别标注,基本都是当日生产,只有极少数此前的产品可能由于疏忽混杂其内。

  即将到期“玩”搭售

  家乐福康王中路店内,一瓶2月13日到期的900ml味全每日C葡萄汁搭售了一瓶2月7日到期的柠檬汁,两者保质期均为20日左右;旁边货架上,同品牌产品更是出现了“3连搭”:一瓶300ml的该品牌胡萝卜果蔬混合汁(1月17日生产,2月6日到期)与同品牌的葡萄汁(1月18日生产,2月7日到期)、橙汁(1月19日生产,2月8日到期)搭售。

  一包1月28日生产的旭洋豆浆(245毫升装),31日在乐购西门口店以5折的价格2件捆绑销售,而保质期只剩下5天。眼尖的顾客发现,在较近生产的食品外包装上很容易找到生产日期标示,但临近过期的食品包装上的生产日期却常因“捆绑销售”而被胶带封在里面,不易被发现,而这种手段在同品搭售活动中尤其普遍。

  他山之石

  可学国外“救济餐桌”

  就像有的市民所言,“顾客对临近过期食品并非完全不接受,设置一个临近保质期食品销售专区,让市民放心购买,商家信誉度也提升了。”

  国家工商总局对临近保质期食品的销售提出了明确要求,香港、澳门等地超市也大都对将近过期的食品“象征性地”以极低的价格出售并标示清楚,浑水摸鱼者较少。在英国的许多超市,商家对于过了最佳食用期的食品也常打非常低的折扣,并在特定的销售区域明确告知消费者。

  美国许多社区附近有一些“食物银行”,存储了种类丰富的临近过期食品,低收入者填写一张家庭状况资料,即可领取。而除了临近过期的食品外,也会有些个人、食品生产厂家捐献一些食物给“食物银行”。此外,几乎每家超市都会将即将过期的食物拿出来,作慈善捐赠。

  在德国,临近过期的食品一部分会被公益组织“救济餐桌”用以解决一些生活窘迫者的温饱问题,他们定期到救济餐桌免费领取食品或用餐,即使付费,也只需要支付1欧元或50欧分的费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