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郭敬明对文字缺乏敬畏之心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02日04:20  舜网-济南日报

  本报2月1日讯(记者 李雪萌)2012年《咬文嚼字》杂志发动广大读者“围观名家博客”。1月被围观的博主是郭敬明。今天该杂志发布了月度名博“咬嚼”报告。

  围观的专家和读者惊讶于郭敬明的人气之旺,市场意识之强,但普遍认为他对语言文字缺乏敬畏之心。该报告称:

  首先,从郭敬明的博客看,他运用语言文字的态度很随意,几乎毫无规范意识,低级差错触目可见。如把“令你们自豪”误成“另你们自豪”,把“自我了结了”误成“自我了解了”,把“顶着大雨”误成“定着大雨”,把“拉锯战”误成“拉锯站”,把“挥了几下”误成“辉了几下”,把“名声大震”误成“名胜大震”,把“虚伪”误成“虚位”,把“下班”误成“下半”,等等。这显然和水平无关。《咬文嚼字》主编郝铭鉴在微博中谈及这一现象时,引用了当年语文老师批改作文的一句批语:“遍地荆棘,叫樵父如何下手?”

  其次,语言运用中的高频差错在郭敬明的博客中十分集中。一些常见的易混字词,如“戴”与“带”、“副”与“幅”、“碳”与“炭”、“反映”与“反应”等等,郭敬明基本不能准确辨析。在《荒芜尽头与流金地域》一文中,有句话这样说道:“你们一定也是这样满心的喜悦,一定也是感动得热泪含满眼眶的喜悦,一定也是这样的,爆发户的可笑嘴脸。”其中的“爆发户”应是“暴发户”之误。“暴发”本指突然发作,后来引申指突然发财得势。“暴发户”即突然发财得势的人家。而“爆发”本指火山内部的岩浆突然冲破地壳,向四外迸出。后来也可以引申指突然发作,但其对象多指造成社会动荡的剧烈冲突,如“爆发战争”。突然发财得势,不能说“爆发”。“暴发户”,也不能写作“爆发户”。

  第三,从博文中可以看出,郭敬明思维活跃,但缺乏相关的知识,尽出一些不大不小的洋相。《听我的声音——— 别听我,听韩红》一文中说:“韩红姐的新专辑发布会排场就更大了,在天安门后门,太庙。”天安门是一个城门,只有五个南北向的门洞,没有什么前门后门。太庙其实在天安门的东侧,原是明清两代皇家的祖庙,1952年改为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韩红《听我的声音》专辑发布会就是在这里举行的。《两小时后的生日》一文中说:“我弯下腰去抱住它,本来以为轻松就起来了,结果我几乎听到我的腰‘卡嚓’一声……我怀里的郭小呆非常茫然地望着我,像是在看一只‘蜉蝣撼树’的蜉蝣。”这里的“蜉蝣”是“蚍蜉”之误。蜉蝣(fúyóu),是一种昆虫,其成虫寿命很短,只有几小时至一星期左右,文学作品中常用它来比喻人生的短暂。蚍蜉(pífú),也是一种昆虫,古书上说是一种大蚂蚁。唐代韩愈《调张籍》中有诗句说:“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后世用“蚍蜉撼树”,嘲笑力量很小而想动摇强大的东西,讽其自不量力。蜉蝣与蚍蜉都是虫子,但与“撼树”搭在一起说的,只能是“蚍蜉”而非“蜉蝣”。

  围观的专家和读者表示,对郭敬明这样的作家,有关出版部门和媒体单位,既要爱惜他们的才气,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同时也要看到他们的缺陷和不足,帮助他们不断提高。一味呵护、逢迎甚至溺爱,是不利于他们成长的。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