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镉污染“源”三问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02日04:20  大众网-大众日报

  龙年伊始,广西龙江河镉污染事件引发舆论持续关注。最新信息显示,经过对涉重金属企业排查,目前已对涉嫌违法排污的2家相关企业的8名责任人依法刑事拘留。谁是肇事污染源?监管部门职责何在?“中国有色金属之乡”缘何频发重金属污染?

  疑问一:

  “元凶”是否仅两家企业?

  广西龙江河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最新通报称,“龙江镉污染事件中涉嫌违法排污的金城江鸿泉立德粉材料厂等相关企业,目前有8名相关责任人已被依法刑事拘留”。金城江鸿泉立德粉材料厂首次浮出水面。加上之前公布的涉嫌企业广西金河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共有2家企业涉嫌。

  金城江鸿泉立德粉材料厂只是一家小型工厂。工厂的排污口是一口深近10米、直径1米有余的暗井,直通地下暗河。根据调查,这家企业主要进行重金属铟的提炼,镉是提炼铟的伴生物。

  这样一家小型企业年产镉的规模有多大?是否有能力造成此次环境污染事件?对此,河池市环保局局长吴海悫说,目前可以确定的是金城江鸿泉立德粉材料厂违法生产、违法排污,但是这家企业产品规模有多大,其中镉的产量有多大,能否造成此次镉污染重大环境事件,还有待专家组的调查、评估。

  当日,记者又到广西金河矿业股份有限公司进行调查。1月25日,河池市有关方面发布消息称“污染源已初步查明,来自广西金河矿业股份有限公司”。但是到了28日,这一部门又发布消息称,这家公司废渣堆放场所未达到国家标准,成为污染源嫌疑企业之一。

  记者了解到,金河矿业的渣场于2009年就被要求整改,然而在此次排查中仍未完成。

  虽然离事件发生已经半月有余,虽有两家企业涉嫌,但谁是广西龙江镉污染重大环境事件的“祸首”?河池市委副书记秦斌2月1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目前还要根据产量、产能还有未处理的废水的镉含量,才能最终确定造成这次事件的排污企业,所以污染源的调查还未结束。

  疑问二:

  监管漏洞究竟有多大?

  有关部门调查发现,金城江鸿泉立德粉材料厂2007年建厂,最早注册时生产立德粉,后来偷偷进行重金属铟的冶炼,并且没有任何治污设备。这样一家典型的“挂羊头卖狗肉”的企业缘何能隐身多年?相关部门监督职责何在?

  河池市金城江区环保局纪检组长蓝群峰告诉记者:“这家企业最早准备生产立德粉,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实验没有成功,就停产了。平常监管部门来的时候都是大门紧闭,里面也没有太大动静,所以也没有引起注意。”

  记者发现,只要通过山路爬上工厂后面的山坡,这家工厂大院内的情况几乎一览无余,“平时大门紧闭,监管部门不易进入”的说法显然很难解释监管的漏洞。

  冶炼重金属属于高耗能产业,对于记者“一家表面停工的企业,它的用电异常情况是否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注意”的提问,吴海悫表示,这涉及多个部门,他也不能解释。

  处置龙江河突发环境事件专家组专家、国家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许振成表示,环保部门应对这类企业对整个污染物的处理过程进行全程监控。“对于冶炼企业使用的原料,相关元素成分,提取了多少,剩余的部分又到了哪里,这些监管部门都应掌握。”

  疑问三:

  环保治理还要弱到何时?

  有“有色金属之乡”之称的龙江,境内锡、锑、锌等矿产储量丰富,其中锡金属储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多年来,河池已发生多起重大重金属污染事件。

  对于重金属污染事件频发的原因,当地一些官员称“河池属于喀斯特地貌,地下溶洞非常发达”。记者调查发现,事实并非如此简单。有色金属产业作为河池市的支柱产业,布局分散、混乱,当地一些冶炼企业大多分布在河池城区龙江河附近,相当一部分设施落后;由于难以一次性处理,当地要求企业逐步整改,但企业整改却长时间不能到位。

  “必须将所有冶炼企业统一搬迁至工业园区内,切断污染源,才是解决河池污染事件频发的最终途径。”当地一名官员说。在河池市金城江区五圩镇,一个15.8平方公里的工业园区已经建立。“这个工业园区下面没有溶洞,没有地下河,如果所有冶炼企业搬来,将能在很大程度上切断企业污染源。”河池市金城江工业集中区管委会主任韦艺芳说。

  然而,目前搬迁状况不容乐观。在工业园区已投产的冶炼企业只有3家。韦艺芳说,大多数企业仍持观望态度。“他们在河池城区有地,多数企业还在掂量地方政府会给予什么样的优惠政策。”韦艺芳说。 (据新华社广西河池2月1日电)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