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科技创新镶嵌电网多彩华冠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02日04:20  大众网-大众日报

  □ 崔浩杰 郭轶敏 李 振

  2011年2月28日,世界首个±660千伏电压等级直流输电工程银东直流输电工程建成投运,创造了电网技术的多项世界纪录,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电网建设自主创新能力和电工装备制造核心竞争力。

  2011年9月27日,一架3米长的固定翼无人机沿着500千伏光州—大泽输电线路执行巡检任务,40千米的巡检仅用33分钟,且传回了清晰的实时图像数据和预设的故障点。

  2011年10月17日山东电力超高压公司带电作业人员王进握紧手中的电位转移棒,快速挂住上方滋滋作响的±660千伏超高压导线进入等电位,世界首次±660千伏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正式开始。

  ……

  如果问,2011年山东电力何以受到省内、国内甚至国外媒体和业界人士的关注?那么,答案显然是,科技成果频出、创新亮点频现!正是勤恳、聪慧的山东电力铁军的一系列科技创新,才将山东电网的华冠摹绘得如此多姿多彩!

  外引内联丰厚科技底蕴

  去年年底,一个令山东电力人兴奋的消息传来:山东电力集团公司承担的国网“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重大、重点、示范工程由11项增加到34项,跃居各网省公司前列。

  喜讯在意料之外,亦在意料之中。

  2011年,着眼于加快“两个转变”的需要,山东电力集团公司深入贯彻国家电网公司“一流四大”科技发展战略,以支撑公司发展和电网发展的技术需求为核心,着力在“外电入鲁”和特高压、交直流大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新能源并网、智能电网、电力机器人、营销集约化、信息化等重点领域,加大科研攻关力度,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为公司加快“两个转变”提供了坚强的科技支撑。

  在山东电力集团公司2010年年中会上,总经理李同智提出,要积极争取国家电网公司相关课题,加强与科研机构、高校的交流合作,力争取得更多更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提高公司科研装备水平和试验研究能力。

  按照这一要求,山东电力集团公司科信部积极与中国电科院、国网电科院联系,召开了联合申报2011年度科技项目研讨会,就24个项目现场达成合作意向,联合申报了国网公司科技项目。

  在积极借助外力的同时,山东电力集团公司还充分发挥电力研究院科研创新排头兵的作用,统筹基层单位管理和技术资源,引导一线班组开展技术革新,全年共获得专利授权346项、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项24项,数量、等级达到历史最好水平。电动汽车智能充换储放一体化技术与运营管理系统开发应用、山东电网应急指挥体系研究与应用、±660千伏直流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方式研究及带电作业工具研制等10余个项目通过省科技厅鉴定,技术水平均达到国际先进。

  与此同时,山东电力集团公司以“外电入鲁”后山东电网网架结构的变化、交直流混合大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与控制的策略研究等为主攻方向,全面加大电网关键技术研究和攻关力度:银东直流输电工程的建成投运,丰富和完善了我国直流输电电压标准序列,实现了自主设计、自主研发、自主成套、自主建设、自主调试运行;世界首次±660千伏输电线路带电作业的成功,填补了国内空白……

  科技创新有力地支撑了“外电入鲁”战略实施,不仅有力缓解了山东用电紧张局面,让“电荒”绕道山东,而且有效减轻了节能减排和资源环境压力。2011年,山东电网累计吸纳省外电力475.9亿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约4.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260万吨,实现了能源供应充足与节能减排的双赢。

  让创新在广阔平台上疾驰

  2011年11月16日,山东电力集团公司科研试验基地建设正式启动。总经理李同智表示,这是山东电力科研工作的一个新起点,2012年底基地建成时,公司将拥有一个更高、更新的电力科研平台。

  “山东电力集团历来十分重视科技创新,并着力为科研人员搭建高端广阔平台,这才使得山东电力的科研人员能够围绕电网发展的关键技术需求,突出重点、协作攻关,解决了一大批生产运行和经营管理中的技术难题。”山东电力集团公司科信部副主任李红梅表示。

  2011年,山东电力集团坚持以电力前沿技术优势领域为切入点,不断加强以重点实验室为平台的科研基础设施建设,陆续建成了电力机器人技术国网公司重点实验室、职业卫生防护与检测国网公司实验室、全国电力行业劳动环境检测总站,拥有配电自动化工程技术中心等4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变电站设备状态诊断评价中心等14个公司重点实验室(中心),国家电网公司电力机器人技术实验室还被命名为山东省院士工作站,使山东电力集团的科研试验能力显著增强。

  一批批重点实验室的建立,使得创新型科技人才和高素质技能人才次第涌现。截至2011年底,山东电力已拥有省级以上专业人才94人,其中国家级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省级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全国技术能手18人,全国电力行业技术能手16人,国家电网公司技术能手9人,山东省技术能手15人;国家电网公司优秀专家人才30人。

  公司领导的坚强支持、科研人员的奋勇拼搏,带来的是一大批科研成果在国网系统叫响!目前,山东电力集团公司共申请专利1358项,拥有专利832项,是“十一五”初的11倍;建立健全包括技术基础标准和技术专业标准共18个分支7332项标准,43项技术标准上升为国家电网公司或电力行业技术标准,在智能电网、职业卫生和新能源并网等技术领域具有较强的话语权,科技创新综合评价排名网省公司第一位。

  第一生产力构架智能安全电网

  2011年9月27日9时30分,一架3米长的固定翼无人机腾空而起,沿着500千伏光州—大泽输电线路执行巡检任务。对近40千米线路的可见光巡检,无人机仅用时33分钟,且传回了清晰的实时图像数据和预设的故障点。

  “固定翼无人机智能巡检系统”是山东电力集团公司继“无人直升机智能巡检系统”、“架空输电线路除冰机器人”、“架空线路清障检测机器人”之后,在输电领域推进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的又一重大突破。至此,山东电力集团公司已形成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变电站巡检、无人机巡线、线路清障、线路除冰、带电作业等系列智能产品。变电站巡检机器人列入《国家电网公司第一批重点推广新技术目录》,“500千伏架空线路清障检测机器人”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套线路无人直升机智能巡检系统荣获国家电网科技进步一等奖。

  通过近两年全方位加强坚强智能电网建设,山东电力集团公司探索研究并初步掌握了智能电网各环节的前沿技术,各级智能电网建设走在全国前列:500千伏岱宗变电站被列为国家电网公司“两型一化”智能示范站,220千伏午山站智能化改造,新建220千伏怡明智能站、110千伏黄屯智能站竣工投产。智能配网建设方案通过国家电网公司评审并全面展开。智能用电、智能园区、智能小区试点建设顺利实施,有序用电智能决策系统上线运行。

  与此同时,山东电力集团公司配合省政府编制完成《山东省电动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投运国内首家省级电动汽车运营管理系统,建成投产充换电站17座、充电桩545个,带动了全省乃至全国电动汽车产业链的发展。自主创新建成薛家岛智能充换储放一体化大型示范站,创造专利、成果近300项,在国内乃至全世界引起巨大反响。自投运以来,各项运行指标均达到国内外最好水平,已接待包括美国、法国、韩国、新加坡等先进国家的学习考察团体100余个、3000余人。成为国内外电动汽车推广和充换电站建设的亮点和标志性工程,也是山东电力借助科技创新服务和带动新能源产业发展,助力“两型”社会建设的典范。

  为满足新能源接入电网的要求,山东电力集团公司积极开展了山东电网接纳风电能力和风电并网对电力系统稳定性、对配网影响及对策等一系列课题研究,建成新能源并网实验室,研发了山东新能源调度技术支持系统,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并网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变电站光伏发电系统已在多个地区推广应用。目前,山东电网风电装机达235万千瓦,最高风电负荷达201万千瓦,预计2012年底风电装机将超过400万千瓦。

  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2011年11月6日,中央巡视组在山东电力集团公司巡视工作期间,专题安排视察指导科技工作,并给予高度评价。聪慧、睿智的山东电力人,正在科技创新的大道上继续阔步前行!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