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龙年用工缺口有多大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02日06:30  解放日报

  本报记者 黄勇娣 陈玺撼 通讯员 张晋洲

  昨天,又一批沪上企业年后复工。松江区企业员工宿舍聚集的茸江路上,劳务中介公司纷纷挂出达丰、富士康、比亚迪等用工大户的招工广告,综合工资基本在2800元到3000元以上,比去年有所提高。然而,应聘的人气却不给力,一家中介公司老板表示,一上午只来了四五个人报名。

  龙年春节假期刚过,申城是否已现用工“警报”?记者昨天对节后上海各路的用工情况作了一番调查。

  传统服务岗位,不加薪缺人气

  “还有四分之一的员工没有找到。”水产路上臣苑大酒店的人事专员张小姐心里没底,虽然从年初七上班到现在,陆陆续续来了50多个服务员,但算上厨师、安保等岗位,只招到220多名员工,距离酒店300人的用工需求还有缺口。张小姐说,餐饮服务人员平时就很难招,春节长假刚过,这种情况随着不少外来务工人员尚未返城变得更为紧迫。

  “1500元底薪加提成,包吃住,缴纳城保。”这样的待遇在水产路周边不算低,可不少应聘者还是摇头。张小姐告诉记者,许多外来务工人员反映,苏浙、广东一带相同餐饮服务岗位平均收入已和上海持平,他们更愿意去生活成本较低的地方工作。据张小姐介绍,近期上海不少餐饮服务企业在租金和食品原材料采购上的成本趋高,因此在人力成本上的支出力度不及其他一些城市。但这并不意味不给员工涨薪,拿他们这家酒店为例,综保转城保后,公司每月要为每位员工多缴纳100多元的城保。 (下转第5版)(上接第1版)但在员工看来,拿到手的底薪没有变化,因此认为公司“不舍得花钱”,很难留人。

  此外,根据记者平时听不少传统服务类企业反映,第二代农民工已成为进城务工主力,他们比父兄一辈的文化程度有所提高,对从事低端服务业或高强度劳动岗位有抵触情绪。这也是服务员难招的原因之一。

  蓝领比白领俏,一年俏过一年

  位于青浦工业园区内的高田汽配制造有限公司是一家劳动密集型企业,目前一线操作员有2400多人。昨天,该公司春节后复工,有50人没有回来报到,加上节前因素,已有200人左右的用工缺口。企业负责人坦言,要在一季度弥补这个缺口难度很大。

  “现在难的就是招聘蓝领。”高田汽配的人事经理欧阳晓表示,从前年开始,招蓝领的难度就明显超过白领,且一年难于一年。那些具有一定专业要求的岗位,如高级电工、钳工、行车工、叉车工等,比一般流水线操作员更加难招。

  “与往年相比,节后几天来我们这找工作的,要少了一半左右。”富士迈半导体精密机电有限公司负责人说,今年计划要增加用工200人,劳务派遣、委托中介等手段都用上了,工厂门口也张贴了大幅招聘广告。但能否完成计划,还是企业眼下最大的担忧。另一方面,从去年开始,企业一线员工的流动性也在明显增大,每个月都有员工流动。到去年底,富士迈的有些岗位几乎全部换了一批人。

  日立电梯人力资源部部长金世伟也告诉记者,前几年,他们去外省市的职业技术学校招人还备受礼遇,有时只需要招5—6人,但校方会主动提供200名学生供企业挑选;但如今,他们再提出这样的要求,学校往往没有这么积极配合了,因为来校“争”着大批招人的企业多了。

  有专家指出,蓝领的短缺其实不是春节前后才会发生的间歇性用工荒,而是现有劳动力结构不平衡的常态性问题,应该从根据市场需求更新人才培养体系等角度来着手解决。

  培养人留住人,并非一夕之功

  与常常为招工犯难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相比,专注于技术研发的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今年也有点犯难。原来,斐讯今年要上马的研发项目不少,光是智能手机就计划推出20款新机型。根据企业在春节前制定的招聘计划,今年要新增上千名技术研发人员。

  “但手机和数据通信属于相对比较窄的行业,人才储备并不多,人才竞争相当激烈,我们公司还是个新兴的国产品牌,对人才的吸引力也有限。”斐讯负责人表示,公司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就请来专业的咨询公司,对薪酬、绩效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进行细化完善。“现在重点是人力资源的基础建设,考虑如何更好地留住人。”

  应对招工难,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以内部建设来留住员工的重要。春节长假正式复工后,青岛啤酒上海松江有限公司就着手制定今年的员工培训计划。这家公司每年都要拿出员工总支出的2.5%作为培训经费。“其实在春节前,我们就请来包括德国注册啤酒师在内的中德啤酒学院专家,为酿造部、品管部等部门的员工开展了10天专业培训。”公司负责人说。

  金世伟还告诉记者,日立电梯前天复工,约占全体工人70%的外地员工大多已回来;去年春节后,外地员工也是100%回岗。员工队伍较稳定,一方面得益于企业的品牌知名度,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公司在员工的薪资、福利、安全等方面待遇,要高于周边其他企业的相同工种。他们还与江苏、山东、贵州、湖北等地的职业技术学校紧密合作,提前开设“校企合作班”,为公司未来几年所需的新兴工种储备年轻技术蓝领。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