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女邻居隐忍9年举报前夫杀人

  楚天金报讯 丈夫行窃败露杀害女邻居,并伪造强奸杀人现场,妻子获悉后不敢报案,揣着这个惊天秘密提心吊胆过了9年。去年5月,39岁的盐城妇女刘红终于下定决心向公安局揭发。今年春节前,盐城市中院公开审理此案,刘红的前夫被判处死刑。

  未决的案子

  少妇9年前遭“奸杀”

  2002年4月3日凌晨,盐城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接到报警称,城区纺西南路一居民楼内发生命案。民警迅速赶到现场,发现一名青年女子横躺在床上,上身赤裸,脸上盖着两只枕头,右耳有明显撕裂伤。经鉴定,死者系遭捂口鼻、扼颈致机械性窒息死亡。

  警方很快查明死者姓周,29岁,在附近一工厂打工,丈夫徐某搞个体运输,还有个正在上小学的儿子,一家三口租住在此,家境非常普通。案发当天,徐某开车出去送货,儿子去了奶奶家,家中只有周某一个人。

  周某为何会死在家里,是情杀还是仇杀?警方围绕现场勘查所得及周某的社会关系展开了调查。经查,周某生活圈子很小,人际关系也很单纯,并没有仇家。由于死者几乎全身赤裸,有被侵犯的迹象,办案民警初步断定,可能是强奸杀人。

  然而,顺着这条线索查下去,办案民警却越来越困惑。9年来,能想到的嫌疑对象(甚至包括死者的丈夫)全都排查了,却一直找不到凶手。

  疑似的凶手

  死者丈夫被传唤50多次

  当时第一个被怀疑的是周某的丈夫徐某。徐某原本也在工厂打工,2000年左右跟人合伙买了一辆卡车,做起了运输生意。多名知情人证实,案发之前,徐某一直都在市内送货,从未出过盐城,偏偏就是案发那天早上接了一单去南通的生意,有了“不在场证据”。这个反常行为加重了他的嫌疑。卷宗显示,案发后半年内,徐某被警方传唤、询问达50多次。

  经过严密的侦查和审讯,警方最终排除了徐某的嫌疑。

  即便如此,徐某仍然遭到妻子娘家人的猜忌,甚至遭到流言的攻击,精神深受折磨。

  惊人的真相

  女邻居举报其前夫杀人

  转眼,9年过去了。就在办案人员苦苦寻找新线索时,一个名叫刘红的女人前来报案,称自己的前夫李申就是当年的杀人凶手。

  刘红说,2002年,她和前夫李申是死者周某的邻居。李申当时在澡堂做搓澡工,每晚6时许上班,半夜才回家。案发当晚9时许,有朋友来家里玩,说在附近的巷子看到李申。刘红当时不信,称丈夫还在澡堂上班。

  大约半个月后,刘红在李申的外套口袋里发现一对金耳环,耳环的接口有点变形,像是强行从耳朵上拽下来的。她问李申耳环哪来的,李申不肯说,她忽然想起邻居们曾绘声绘色地说起过那个被杀的女人耳垂上有伤口。联想到朋友说曾在案发当晚见到李申经过楼下,心里产生了怀疑。

  在刘红的再三追问下,李申承认周某是自己杀的。原来,嗜赌成性的李申为还赌债产生了盗窃的念头。2002年4月2日晚上8时许,李申翻墙进入周某租住的房子偷东西,被周某发现。因害怕被认出,就用枕头将周某捂死在床上,并制造强奸杀人的假象。此外,他还劫得一副耳环和一本存折。

  举报的动机

  怕儿子学坏不得不说

  这些年,刘红揣着这个惊天秘密惶惶不可终日。刘红告诉民警,她跟李申长期感情不睦,“那件事”之后,两人因为心理压力太大,更是经常吵架,有一次李申动手掐她脖子,似乎要置她于死地,她非常害怕,便谎称写了好多遗书,藏于多处,如果李申害她,遗书就会被发现,李申的秘密也会曝光。李申听了这话便放开了她。经过这事,刘红下定决心要离开李申。2003年7月,她跟李申离婚,带着儿子独自生活。

  多年来,她始终没有勇气到公安部门去揭发真相。她对民警说,自己原本打算将这个秘密带进棺材,可现在为了儿子,不得不打破沉默了。

  她说,这两年儿子渐渐大了,讨厌被她管教,经常跑到李申那生活,跟李申关系越来越密切。李申虽然重组了家庭,但陋习难改,把孩子带坏。半年多前,儿子因故意毁坏他人财物被派出所处理。因此,她下定决心说出真相,让李申受到法律制裁,也给儿子一个深刻的提醒。

  如山的铁证

  三根毛发断真凶

  公安机关依据刘红的举报,将李申抓获。起初,他试图狡辩。但是,一份鉴定报告让他哑口无言。原来,9年前警方在死者床单上找到3根黑色毛发,当年鉴定发现,一根是死者的,一根是死者丈夫的,另一根身份不明。刘红举报后,警方再次对第三根毛发进行鉴定,发现正是李申的。

  2011年12月20日,盐城市中院公开审理这起沉寂了9年的凶杀案。最终以抢劫罪判处李申死刑。

  ■追问

  9年后才说出真相构成包庇罪吗

  刘红沉默9年才说出真相,构成包庇罪吗?记者就此请教了本案主审法官于浩。于浩说,“包庇”的行为形式一般包括虚构事实、隐瞒犯罪分子的身份,伪造、变造、隐藏、毁灭证据,谎报犯罪分子逃跑路线或方向等等。然而本案案发后,警方并未将李申认定为犯罪嫌疑人,更没有就李申是否有嫌疑向刘红了解情况,刘红只是“秘而不宣”,因此不构成包庇罪。

  于浩还指出,刑诉法正在进行二次大修,如果此前提交的草案能够通过,“大义灭亲”将被彻底摒弃,除严重危害国家社会利益的案件外,一般案件犯罪嫌疑人的近亲属有权拒绝指证亲属犯罪。

  (据《扬子晚报》报道)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