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为庆祝当特困县说句“公道话”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02日06:40  东方早报

  黎明

  近日,一张写有“热烈祝贺新邵县成功纳入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成为新时期国家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字样的电子屏幕图片上网,引来大群网友的无情嘲笑和激烈批评。部分媒体刊发的评论,对新邵官方都是“负面舆情”,其中直斥其“无耻”与“荒唐”的居多。可我看了那消息,反倒对新邵的官员和记者有了点好感。

  我很熟悉这种事,一看报道就很“亲切”。从上世纪80年代初我就介入扶贫工作,或许还是指出“吹穷现象”的第一人。1986年,确定331个国家级贫困县之前,我在调研时发现,有的县官为“申办”而夸大事实,渲染本地如何贫困,那年,我发在大报上的批评文章,题目就叫《吹富与吹穷》。

  “贫困县”有等级和待遇的区分,申办成功“特贫县”对当地好处不少。实际上,局部区域内各县的经济水平、民生状态,可以说难分伯仲,但各地官员的申办积极性不一样,而积极与否,主要取决当地主政者对“仕途利益”的考量。

  其时,各地宣传“万元户”沸沸扬扬、言犹在耳,一些地方对“富民业绩”吹过了头。就算对“实惠项目”眼红,一瞬间180度大转向,由吹富变为吹穷也掉不过头来。一些走“吹富”一途的官员,把地方的“基数”吹高了,这就成了“申办”的不可逾越的障碍。既然这些主政者因担心“失信于官”而不变原来的宣传调门,那么,当地即便再穷也不会被“恩准”为“特贫县”。所以说,“申办成功”也需要基础条件,即当地主要官员的“吹功”未得充分发挥,甚至有的官员还当得起“实事求是”或“求真务实”之誉。

  成为特贫县,对一些地方来说,意味着财运长久,也有助于个别人的官运,尤其有的干部的待遇差别显现出来,申办成功的“丰功伟绩”越发凸显,连申办奥运成功,都和他们那里的成功没法比。我多次听到过下级官员大骂本县主政者,“我们县比X县更穷,但人家是特贫县,我们的头自私自利不干实事就知道吹,结果把全县的好处吹没了!”由此得知,不吹富邀功且对上哭穷求助,可算“当地群众”检验地方官员政绩的一个重要标准。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宗旨被歪曲后,一些地方的政绩评估标准,反而是鼓励官员靠“吹富”搏上位,这往往给后任官员带来严重烦恼。有的继任者到位,一查当地实情与被认可的上报数据,头就大了——统计不能再加码,否则就吹爆了棚,但不加码上报,干出业绩也都白干。于是将难处向上汇报,上级研究后也没什么好办法:“这样吧,到年终你在原来基数上再加百分之十,班子心里有数就行了。”像这种情况,有更多的群众利益被吹掉,“吹富祸民”的罪过更甚。

  新邵县被纳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确实是当地主要官员的一项重大政绩,有可能还是他们当官以来最大的成绩呢。我看,这里的申办基础比较好,现任官员没吹富,历任官员都没吹过头。

  有人祝贺成为贫困县,并非像网友说的“以耻为荣”,当地人也不会认可“越穷越光荣”。没人去庆祝贫困,那不是庆祝获得“光荣称号”,那是对增添了提前脱贫的条件表示庆幸。

  标语中“特困”和“热烈祝贺”一起出现,会让人觉得别扭,其实那只是文字技巧的问题而已,并不说明其“道德有亏”或“观点错误”,因为没什么思想蕴含其中。

  还有个“诚实”或“真实与否”的问题。心里高兴是真的不?是真的,庆祝一下便不存在“伦理问题”。申办成功,他们总不该“引以为耻”吧,表示不高兴也没道理。他们真实表达了心情,没做假,没掩饰,能有多么无耻呢?

  有的地方民生堪忧,甚至对体制内人员发工资都难,但当地官员还大肆吹富,花大钱,做大假,积极参加各种博取虚名的“斗富争强”运动。似这种官员,全都是经过认证的坏蛋。新邵官员或许也不堪、也存伪,但据“申办贫困县”一事估价其危害性,应该说还比不上吹富斗富的那些家伙。

  (作者系媒体人士)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