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大浪成为外来青工文化乐土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02日07:40  深圳特区报 微博

  ■ 深圳特区报记者 沈清华 马璇

  “我们是从深圳大浪走出去的,感谢这块文化乐土,让我们几个外来青工,有机会追逐自己的梦想。”在第八届中国流行音乐金钟奖大赛夺取第三名以及“最佳音乐表现奖”的“部落组合”,最近应邀到广州参加了省委宣传部主办的2012年军民春节联欢晚会。如今,他们又投入到了新一轮的创作与排练当中。

  队长沙玛告诉记者,联欢晚会上,他们唱响了原创成名作《山美,城美》,反响热烈,获得好评。“我们来自‘草根’,原来都是宝安区的流水线工人和小店员工。是‘星光大浪’劳务工歌手大赛,给了我们展示才华的舞台。”沙玛说,之所以唱这首《山美,城美》,就是想感谢深圳,为“草根”插上腾飞的翅膀。

  搭建展示才艺丰富文化生活的舞台

  发现“部落组合”的第一人、不断培养他们成长的大浪街道文体中心主任王艳霞接受记者采访时,正在文体中心内紧张忙碌着。原来“星光大浪”劳务工大奖赛2011年度总决赛1月刚在大浪劳动者广场落幕,来自湖北武汉的劳务工邓思伟夺得冠军,12名选手获奖。“部落组合”曾经站过的舞台上,优秀的劳务工歌手正在不断涌现。

  “我们的羊台山青工艺术团和劳务工合唱团又将补充新鲜血液了。”王艳霞高兴地说。大浪街道作为宝安区最偏远、面积最小的街道,50多万人口当中,原住居民仅有7800人,外来人口占了九成多。如何把“文化”的概念送到居民和劳务工身边,让文化的行为改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状态?大浪街道一方面完善硬件设施,一方面开展经常性多样性的群众文体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王艳霞告诉记者,2006年,大浪街道成立了羊台山青工艺术团,团员全部都是外来青工,街道每年专项经费支持,邀请舞蹈、声乐和表演领域的老师,在业余时间为团员们辅导排练。2010年起,大浪又推出原创文化活动品牌——“星光大浪”劳务工歌手大赛,打造大浪劳务工中的“快男超女”,每年报名参赛的青工超过2000人。同年9月,以参赛歌手为主要成员的大浪劳务工合唱团成立。

  如今,羊台山青工艺术团成为深圳市的“明星艺术团”,不仅在全国、省、市各级各类比赛中屡获殊荣,而且还肩负着每年20余场“送戏下乡”的演出任务;大浪劳务工合唱团的原创曲目《嘿妹妹》、《鹏城华彩》、《阿嘎莫》参加深圳市首届合唱节、中国合唱节暨星海国际合唱节比赛,均获金奖。

  专门开办多家图书馆服务劳务工和子女

  “大浪文化活动又多又丰富,我们看书充电特别方便。”大浪劳务工合唱团的团员小赖告诉记者,在大浪有全国首家劳务工子女图书馆和3家专门为劳务工开办的图书馆,还有遍布各居民服务中心的15家社区图书室和3台24小时自助图书馆。“今年春节不回家的工友都说了,春节在图书馆过得很是充实呢。”

  记者随即来到位于大浪最繁华的交通要道华旺路上的大浪街道图书馆。一踏进图书馆,顿觉书香袭人:占地600多平方米的馆舍内,陈列有馆藏图书25000多册,各类报纸194种,联网电脑20台。除了阅读,这里还为外来青工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与心理咨询。因此,这里的100个座位总是供不应求,每逢节假日,地上走廊上都坐满了看书的外来青工。

  大浪街道图书馆馆长孔红告诉记者,元宵节快到了,图书馆还为外来青工们精心组织了一场联谊会,让大家坐在一起谈书论诗。“虽然过节不能休息,但每当看到来馆里读书的外来青工们通过阅读收获快乐,慰藉了思乡之情,我们也由衷地欣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