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老年公寓运转需财政支持

  老人说太贵住不起,经营者则称,收上来的钱仅够发工人工资和公寓运转……日前,省政协常委、民进山东省委秘书长郭永军,省政协委员、山东建筑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邓相超,省政协委员、山东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系主任侯风云,对济南部分养老机构进行调研。这个调查结果,让委员们的心里沉甸甸的。今后的养老该往何处去? 记者 杨芳 张雯雯

  A [收入摸底]

  多数入住老人刚过低保线

  结合着实地走访和拨打“民声连线”市民的说法,参与调研的委员们大体摸清了目前入住省城老年公寓老人的收入情况。

  在省城夕阳红老年公寓,这里两处共入住了120名老人。张玉兰告诉委员们,入住的老人中近2/3退休金在1300-1500之间,比济南低保线高出没有多少;稍微高点的能到1900元。将近1/3的入住老人,没有什么收入,全靠子女缴费。“只有一个老人,月收入能到3000元-4000元。”另外几家民办老年公寓入住者收入大体也是这种情况。

  B [双边为难]

  收费已底线,老人入不敷出

  入住老人认为老年公寓收费过高,老年公寓认为目前收费是可承受的底线。在调研过程中, 济南医院院长刘军告诉委员们,我国目前老人退休养老收入水平偏低。“一个企业退休老人,退休金每月是1900元,不能自理,他的床位费一个月900元,加上护理费600-700元,伙食费300元,退休金刚刚够支出。”

  在夕阳红老年公寓,将近2/3入住老人的退休金,在1300-1500之间。张玉兰告诉记者,公寓收费原来每个月是900元、1100元、1300元,今年才刚各提了100元。对之前已入住的仍是原来的收费。

  “老人身体完全没病的很少,缴上住宿伙食费,他每个月还要吃药打针,没有四五百也不行。这样算算,你看他手头还有钱吗?老人手头剩不下钱,自然觉得公寓收费贵了。”

  C [公寓难题]

  床位运转率极低,效益差

  不管是在公办还是民办老年公寓,这两天,委员们调研了解到,一住五六年甚至十来年的大有人在,床位运转率极低。由于老人大多有点脾气,有时候两个老人住在一间屋里,不免发生矛盾。“老小孩儿了,我们还得‘调停’。有时候一个房间没法住两个人,那些自己住双人间的,收费不按两床,只比一床多一点。”刘军和张玉兰均说到。  13年来,济南第一老年公寓开放120张床位,入住老人1300余人次,出寓老人1100余人次,包括522位老人离世。平均床位的使用率只有不到70%。

  “老人感觉老年公寓收费高,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对老年公寓期望值太高,当他们感觉付出和收获不成比例,自然会觉得收费高。”刘军表示,他曾经去济南20余家老年公寓参观调研,可能不少公寓的硬件设施达不到入住者的要求。

  省城南部某老年公寓的易先生也反映,他们公寓住了70多个老人,总共就10个护工,2个人负责一个楼层,每天工作12个小时,根本忙不过来。这些护工工资都很低,也不给缴保险,节假日也不给加班费,时间长了,这些护工越来越消极,经常发牢骚。“带着抵触情绪干活,怎么可能干得好啊!”

  刘军说,如果护工不把入住的老人当成自己的老人来护理,老人的满意度永远也高不起来。

  ■ 委员把脉

  “老年公寓运转需财政支持”

  “要是在家里请个保姆,像我这样不能自理,估计下不来3000元。”不愿耽误孩子工作,自己要求住进济南第一老年公寓的一位老人告诉记者,“就是这样既能看病,又能养老的公寓太少了,我等了一年多才住进来。”

  和社会需求相比,委员调研发现,目前社会上的老年公寓数量偏少,规模也都偏小。由于缺乏政府的扶持政策,民办养老公寓发展瓶颈不小。 “民办养老公寓,承担的也是社会责任,需要国家购买服务。”调研完,邓相超表示,老年公寓的建设、维修、包括护工的工资等均应该纳入政府财政预算。

  “加拿大的养老机构是政府、社会捐赠、个人出资各占1/3,运转良好。”郭永军表示,还应完善社会捐赠制度,红会等慈善组织和社会爱心人士、企业的捐赠,该向老年公寓倾斜。

  鉴于老人期盼有人谈心,侯风云委员建议,应成立一支义工队伍,定期和老人聊天,别走形式。“老人心情舒畅,生活的愉快,对老年公寓的满意度会大大提高。”

  ■ 民声摘录

  “应参考物业监管

  考核老年公寓”

  有的护工连开水都不打

  “应参考物业监管

  考核老年公寓”

  昨天,74岁的易先生在看到本报刊登的老年公寓亟待改善的稿件后,也通过“民声连线”讲述了他在老年公寓的居住现状。 易先生告诉记者,他所居住的老年公寓是私人开办的,因身体不好选择了住包间,费用也比较高,每个月护理费200元、取暖费300元,加上住宿、餐饮等,一个月要交3190元。“现在住了4个多月了,真是一肚子苦水啊。这么高的收费,却换不来满意的服务,护工们别说主动帮老人洗衣服了,就连打壶开水都做不到。”易先生说。

  据了解,易先生所居住的老年公寓一共6层楼,由于收费太高,入住率很低,到目前为止总共住了70多位老人。

  为此,易先生建议,政府部门应规范对老年公寓的管理,可以像对待物业公司一样考核老年公寓,定期组织各个老年公寓的负责人培训学习,交流经验,尤其是对于民办的老年公寓,政府可对管理规范的先进典型适当给予经济扶持。 记者 杨芳 张雯雯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