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才女是怎样炼成的

  邹筱倩简介:

  女,25岁。1993年进入济南市解放路第一小学。1999年升入济南市燕山中学,初中期间连任班长及学生会主席。2002年考入山东省实验中学。2005年考入浙江大学,并以优异的成绩进入竺可桢学院/光华法学院,攻读法学专业,大学毕业后以法学院第一名的成绩保送本校法学硕士研究生,2011年入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攻读法律专业硕士。具备工笔画、素描、长笛等特长,对音乐、读书都有极浓厚的兴趣……

  父亲职业:事业单位母亲职业:IT企业

  □本版撰文记者 王文杰

  没有谁能随随便便取得成绩,孩子在学业或者某方面比较优秀,父母和孩子肯定有不为人知的努力和智慧,我们想通过教育个例和故事,来发现他们的做法中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给有家庭教育困惑的家庭一些启发。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别人的方法未必适合你的孩子,所以,不能照抄照搬,但是,有些思想和智慧却是可以学习的。

  一路成长

  一路优秀的才女

  省实验中学和浙大的网站上有许多邹筱倩参加各种活动、考试、以及获奖项的诸多信息。记者上网搜索,了解到邹筱倩更多的情况:

  小学六年级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并被评为济南市三好学生。初中,学生会主席一干三年,初一获得国际青少年美术书法摄影大赛二等奖、全国双龙杯少儿书画大赛金奖、全国书画(业余)等级考核五级证书。初三获得全国生物竞赛二等奖、全国物理竞赛三等奖,被评为“济南市优秀班干部”。中考以优异的成绩进入省实验,当选为班长。高中期间,主持学校的合唱比赛、新年联欢会,承担了校运动会广播,以最高票入选第23届学生会并担任副主席。在南郊宾馆主持了“2003齐鲁青少年新年音乐会”,学习成绩保持优异,2005年考入浙大。

  进入浙大后,筱倩的成绩更是不胜数,在此,只列举两项:本科和研究生毕业均获得浙江大学和浙江省优秀毕业生(全浙江省只有 3%的毕业生获得)荣誉称号。

  2011年获得被称为“行政法学的诺贝尔奖”的“应松年行政法学奖学金”,这个奖每两年在全国范围内评选一次,优秀博士生每届评选5名,优秀硕士生每届评选15名。

  从美术,音乐、舞蹈、体育、表演、社会活动等邹筱倩几乎无所不能,无论在中学还是大学,除了学习成绩优异外,在学校里是各项活动的积极分子,是学校的风云人物,绝对堪称才女。才女是怎样炼成的?

  提起女儿筱倩,妈妈王琴很骄傲。是啊,一个非常优秀的人会令很多人羡慕、敬佩,但有多少人有资格为他(她)骄傲呢 ?只有他(她)的亲人。特别是母亲。

  

  生育孩子责任重大

  王琴说,怀上女儿是个意外,本不想要这个孩子,因为那时丈夫在外地当兵,一年探家一次,在部队长大的她,很了解一个女人带孩子的艰辛,怕一个人承担不了,后来经过反复思考,和丈夫决定留下这个小生命,从决那一刻起,她就决心要生一个健健康康的孩子,并要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对社会有用人。这就是王琴的性格:什么事情不做便罢,要做就要做好。生育孩子更是责任重大,当你准备迎接一个小生命的时候,就要想到做父母的责任。

  在筱倩的成长教育中,妈妈是“主管”。王琴认为,对孩子的教育,母亲承担的事情更多一些,应该占到60%到80%,因为对一般的家庭而言,母亲和孩子朝夕相处的时间比较多,父亲则更多的把时间投入到工作中,所以,父亲对孩子起的是标杆作用,细微处需要母亲的指导和教育。

  

  德育是第一位的

  筱倩是一个阳光、开朗、热情、多才多艺、全面发展的女孩子。有才的孩子我们见得不少,但是,像筱倩这样全面的女孩子却比较难得。王琴培养才女的“法宝”是把品德教育放在了第一位。王琴的观点是:学习再好,品德不好,将来会给社会带来更大危害,有可能成为高级的社会渣滓。所以,对女儿的要求是:第一要有好的品德,第二要身体好,第三才是学习好。

  她认为,有了好的品德,就能让孩子明白学习目的:学习不是给爸爸和妈妈学的,而是给自己学的。学习是为了掌握更多的知识,知识掌握得越多,自己懂得就越多,能力就越强,将来就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为社会做更大的贡献。品德好才会让孩子在日常的点点滴滴的小事中,慢慢懂得尊老爱幼,维护社会公德。没有好的身体,学习再好,也不能全身心的为社会服务,可能还需要别人的帮助。

  所以,品德好、身体好,学习好,孩子才能健康的成长。

  

  让孩子用平等的心

  对待每个人

  筱倩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有几天回家和妈妈聊起班里的事情,言谈话语里不时地冒出一个词:这块料!王琴觉得这不是孩子的语言,通过和女儿交流才知道,“这块料”原来是指他们班里的一个学习不好的同学,老师这么说他。这个同学经常偷父母的钱,乱买东西和同学一起吃。王琴从女儿口中能感觉出来孩子们对于学习不好的孩子都很歧视,就进一步和女儿聊,了解到这个同学的家庭情况不算好,父母都在忙着做生意,平时也很少关心他,王琴告诉女儿,每个孩子生下来都是天真、活泼、心地善良的,这个同学的父母没有时间关心他,在学校学习又不好,同学们又都疏远他,他拿父母的钱买东西给同学吃,是想找到一些温暖。她希望女儿在学校里多关心一下这位同学,能在学习上帮他一点是一点。筱倩当时没有什么表示,后来的一件事情改变了她。王琴讲了那件至今让她记忆犹新的事:“一次筱倩参加一个市里的活动,回学校晚了,早就放学了,可书包还在教室里,我和女儿一起去学校拿书包,走到学校大门口的时候,远远的就看到冲着大门口的花坛边有个人影,女儿告诉我:那个人影就是‘那块料’,还没有走近,就听到那人说:‘邹筱倩你的书包在这里,我怕你回来晚了,教室锁门拿不出来书包没法写作业,我帮你拿出来了’。女儿当时真的很感动,上前谢了这位同学,我说要送这位同学回家,他说:‘邹筱倩拿到书包了,我就放心了’,说完就自己跑了。回家的路上我对女儿说,这件事情证明了妈妈说的:不管学习好坏,每个孩子都有他善良的一面啊。这件事情也让女儿改变了对同学的认识,并告诉我要尽可能的多帮助这位同学补习功课。”

  

  让孩子学会自己学习

  王琴说,孩子只有自己知道学习,愿意学习,才有可能学好。要培养孩子“学习是自己的事情”的意识。是给自己学的,不是给家长学的。

  从女儿小学一年级开始,她没有陪孩子写过作业,也从不给孩子检查作业,而是让孩子自己检查。她说,家长不可能永远跟着孩子检查他的作业,再说,家长总是给孩子检查作业,孩子就会依赖,久而久之,对自己的学习不负责任。家长应该给孩子讲清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情,爸爸妈妈上班要做好工作,你学习,也应该自己把学习的事情搞好。正是这样一种认识的灌输,筱倩从小养成了对自己的学习负责的态度,从来不用爸爸妈妈操心、帮忙。即使在高三学习最紧张的时候,王琴仍旧是晚上十点半就睡觉,留女儿一人挑灯夜战。是啊,孩子自己心中有数,把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条,父母还用陪吗?

  

  做事要坚持

  筱倩从小就喜欢画画,在家里到处乱画,所以,3岁的时候去了济南市少年宫学画画2年,5岁去艺术学院学画画1年,期间风雨无阻,其实,开始学画的三年,筱倩都是在玩儿,因为有时候老师在黑板上画个苹果,她却画了个鸭子,但王琴没有过多责备她,她觉得孩子的想象力不能随便破坏,想怎么画就怎么画吧!女儿6岁时候,王琴发现她真的很喜欢学画画,就给她找了个好老师,也给她提出要求:要想画好不能总是想怎么画就怎么画,必须学基本功,必须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要是哪周不完成作业就不要上画画班了。筱倩答应了,并一直做得很好。而画画班老师对孩子欣赏鼓励的教学方法,也激发了筱倩的兴趣。就这样,筱倩又学了五年画。随着长大,“画画”成了她的爱好。如今,素描、工笔画都是筱倩的“拿手活”,2011年,筱倩的一个同学搬新家,专门请她去在新房的一面墙上做了幅画。平时没事的时候,她也会随手临摹几笔,逼真程度常令人赞叹。

  

  让孩子不骄傲

  在实验中学上高中时,邹筱倩是班干部、学生会主席,学习成绩又好,各种活动的积极分子。老师喜欢,同学欢迎。王琴怕她骄傲,就常常提醒她:你虽然有些方面优秀,但人不可能所有的方面都好,你还有一些方面不如人呢;而且,你今天某方面比别人强点,不代表你永远比别人好。要正确看待自己。

  为此,有段时间,她让女儿找班里每个同学身上的优点和长处。女儿发现,真的是每个同学身上都有许多优点,都有自己需要学习的地方。筱倩对妈妈说,古人不欺骗我们,真的是“三人行,必有我师”! 筱倩在学校里担任多项职务,为了让她有责任感,王琴就教育她,什么事情要干就干好,否则就别干。对老师交办的任务,要舍得付出自己的时间为大家服务,对得起大家的信任。另一方面,给了你机会,也是很好的锻炼,能让你获得很多能力。因此,筱倩一直把为同学服务当做一种乐趣。

  

  不能骄惯孩子

  王琴说,现在经常看到一些送孩子上学的家长,替孩子拎水壶、背书包,而孩子都快赶上大人高了,这就是爱孩子吗?真想上去对他们说:孩子自己的事情还是让他自己来做吧。还有,现在不少家长,明明家庭条件一般,在孩子面前却装得很富裕,人家孩子有的物质一定让自己的孩子有。何必呢?这是欺骗孩子。不要在孩子面前装阔,让孩子了解家庭情况,面对现实好了。孩子心理的承受能力超过大人的想象。

  筱倩上小学时,家离学校有10分钟路程,而且还要过没有信号灯的十字路口,从一年级开始,就是自己上学放学,大人从来没接送过。王琴告诉女儿:过马路的时候一定要有礼貌的请求爷爷奶奶、阿姨帮忙,领着你过,不要随便跟任何人走。有几次,姥姥不放心,远远跟在筱倩后面,发现她回家的路上拐了弯玩去了。王琴跟女儿谈这事,筱倩很不服气:我自己能上学,姥姥为什么跟踪我?王琴给她解释:姥姥因为不放心,才跟着你,你果然就有让人不放心的事情,要是你放学不拐弯、不在路上玩,姥姥放心了,就不会跟你了。就这样,她们约定好,互相信守诺言,从此,再没为这事有过矛盾。

  

  和孩子真诚沟通

  孩子小的时候,王琴的丈夫经常出差,日常基本上是她一个人带着孩子。有时候由于工作忙或自己情绪不好,会无缘无故给女儿发脾气。很快,她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就坦诚地给女儿道歉,让女儿理解妈妈的苦衷,请女儿原谅。筱倩往往也表示理解,不生妈妈的气。母女和好。王琴认为,如果自己错了,不跟孩子道歉,不解就会越来越多,直至无法和孩子沟通。现在,母女俩的关系很好,就像姐妹俩一样。

  王琴教女感悟

  要尊重孩子

  不要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私有物品而随心所欲。要多观察,勤总结,和孩子交流的时候,要观察孩子当时的情绪,如果孩子情绪很好,就可以和他聊一聊;如果孩子情绪不好或很烦,就不能强求,以后再找机会。千万不要像审犯人一样审问孩子,这样孩子会很反感家长的;也不能像哄皇帝一样求着孩子,这样会让孩子不把大人放在眼里,养成不尊重大人的习惯。

  

  家长要做好榜样

  孩子身上的所有的缺点,都是家长在不经意间忽略而造成的,要想改正孩子身上的缺点和不良的习惯,家长首先要做好榜样,因为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一直要求自己是女儿的榜样,自立、自主、自强。我经常给女儿说:求人不如求己!

  

  教育孩子不能着急

  每个孩子走的路都不一样,有的孩子走的直线,径直到达目标,有的孩子要拐一个弯,有的孩子要拐几个弯。家长都不能着急的。只要孩子努力了就好。

  

  什么是成功

  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才算成功?只要把孩子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自食其力,在社会上活得充实,你就是成功的。

  ■ 采访手记

  教育孩子是

  父母的责任

  有的家长,把孩子送进学校,对老师说:孩子就交给您了,要打要骂你都随便,帮我教育好就行;还有的家长对老师说:多少钱不是问题,我可以给,孩子你们要给我管好!

  教育孩子到底是谁的责任?王琴说,在学校里,孩子以接受知识为主,而教孩子做人、做事、培养其好品行家长义不容辞,所以,家长别动不动找老师,动不动拿钱说事,自己要承担起教育孩子的义务!

  孩子对你来说是百分之百,对自己的亲骨肉你都不肯用心、下功夫去教育,对老师来说,你的孩子不过是几十分之一,老师又能有多少精力给他(她)呢?

  正因如此,作为母亲,王琴把教育孩子当成大事,生活中处处留心,不埋怨,不依赖,用自己的心和智慧教育孩子,得以培养出“才女”。

  如果改变不了大环境,就从自己做起,改变不了教育,就从教育自己的孩子做起。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任务和重点是不一样的,家长要把教育孩子的责任担当起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