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本报联手《贵州都市报》助力闽黔“劳企对接”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02日08:10  海峡都市报

  

   N本报记者 阮韵晨 蔡镇金

   本报讯 近期,不少福建企业纷纷到内陆7个省份招工,为扮演好“在劳企双方之间牵线做媒”的角色,本报联手《贵州都市报》,为闽黔二省的求职者与企业搭建更便捷的平台。为缓解企业的“用工荒”,本报还将与劳动就业部门联系,牵头组织用工需求量较大的闽企跨省招工。

   在闽企内陆招工的浪潮此起彼伏之际,为了帮闽黔两地更多的企业、打工者“找准对象”,今日起,本报将与《贵州都市报》携手,为劳企双方牵线做媒。

   《贵州都市报》将发挥贵州省内媒体优势,发布福建企业的招工动态,帮助企业吸引更多的打工者。而本报也将继续深入报道,密切与福建各级劳动部门的联系,介绍闽企用工需求、薪酬待遇、招聘动态等信息。

   “目前,贵州省劳动部门出台了很多政策,开始鼓励劳动力就近打工、创业。”身在贵阳的业内人士黄先生告诉记者,贵州正在实施“工业化强省”、“城镇化带动”战略,设法引进沿海转移的产业,并且留住“劳动力”这个发展工业的法宝。

   但他也表示,作为劳务输出大省,贵州不可能一下子消化这么多劳动力,因此要提高农民家庭收入,还必须帮助一些农民工跨省就业。《海峡都市报》与《贵州都市报》的合作,为两地劳企双方搭建了一个直通平台,能够消除企业与求职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等,无论对企业招工,还是对打工者应聘均很有帮助。

   动态

   “闽企招工团”贵州行发挥薪酬优势“抢工”

   近日,在福建个体私营企业协会组织下,20多家闽企组团赶赴贵州省铜仁地区招工,包括委托各区县个私协进行招聘的企业,共有80家左右的企业为打工者提供约3万个就业岗位。

   据介绍,“闽企招工团”一行昨日早上已在铜仁市火车站广场举办了首场招聘会,并在今后4天分别到铜仁市所辖的江口县、松桃苗族自治县招工。

   “招聘会现场太热闹了!”带队的省个体私营企业协会副秘书长史立伟告诉记者,昨天上午的招聘会因为设在了火车站附近,人气非常旺,半天内咨询的打工者至少有上万人。但他也坦言,马上签约的打工者只占了一部分,大部分人还在观望,或是留下了联系方式,以便同企业进一步洽谈。

   “现在,贵州当地的政府也开始鼓励打工者就近就业,这确实给我们省企业的招工造成了很大压力。”史立伟直言,面对内陆地区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不断加强吸引劳动者本省就业的力度,福建企业只能各出奇招“抢工”,例如给出更具“诱惑力”的薪水,或是包车接送打工者返乡过年等更人性化的福利。

   “海都帮你找/招工”开通两天,还没有求职者与用人单位达成一致意向

   待遇谈不拢是劳企主要分歧

   本报讯 “海都帮你找/招工”平台(www.Nhaidu.com/)开通两天,吸引了不少求职者与用人单位纷纷登录网页发布用工、求职信息,部分求职者表达了上岗和求职意向,但截至昨日18:00,还没有求职者与用人单位达成一致意向。

   一方面是企业招工难,另一方面是求职者找不到合适的岗位,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供求不对等?中国海峡人才市场人力资源研究所副所长翁坤海认为,招聘企业要完善用人制度,只有完善的福利制度才能吸引住员工。

   昨日,“海都帮你找/招工”平台又新增了数十个招工岗位,包括工程机械技术服务、地板保养服务人员、配电箱安装工人等岗位。

   本报968111热线昨日也接到不少寻工热线,不少是家人帮忙代发的求职信息。“儿子打算找一份景观设计的工作”,“我女儿要找一份会计工作,最好工作地点在福州市区”,“我看能不能帮妹妹找份白天正常班、靠近象园头的工作”……

   但遗憾的是没有求职者与用人单位达成一致意向。双方产生分歧的原因各异,但绝大部分都是因为待遇谈不拢。

   “我是一个司机,要找一份驾驶员工作,单位要提供公积金、医保、社保,工资2500元左右。”江西的小肖说。由于不少企业致电本报要求帮忙招收司机,因而记者将企业信息告知小肖。但昨日傍晚,小肖告诉记者,没有中意的企业,因为大部分没有提供公积金。

   求职者对于企业开出的条件不满,企业对求职者的要求也无法接受。

   “我们跟一个初中文凭的年轻人进行了简单的沟通,那人开口就问能不能拿到3000元工资,有没有五险一金,什么时候签合同?”位于福州杨桥东路的一家食品店的招聘人员告诉记者,刚见面就提那么高的条件,公司无法接受。

   专家:雇主应完善保险福利制度

   对于劳企双方的分歧,记者采访了中国海峡人才市场人力资源研究所副所长、高级经济师翁坤海,翁坤海分析说,造成供求不对等有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春节刚过,很多求职者还处于观望状态,进入人才市场感觉需求岗位还比较多,更好的工作岗位可能在后面。

   其次,有些求职者期望值过高,觉得企业用工急切,自己更有挑选的余地,应该会有更高报酬的岗位出现;当然由于现在大中城市生活成本较高,较为年轻的求职者又想过上较高水平的生活,水涨船高,对薪酬的要求也较高。

   而从企业方面说,当前有些招聘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不完善用人保障制度也是一大因素,有的小微企业招了人却不签订劳动合同,甚至连法律政策强制要求的“五险一金”都不为员工缴交。所以,雇主完善的保险福利制度也是吸引、留住员工的一大因素。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