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龙年春节石家庄炮市遇“冷” 元宵节前争相降价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02日08:21  燕赵都市报

  民俗学家认为,越来越多的新元素替代了旧习俗

  

龙年春节石家庄炮市遇“冷”元宵节前争相降价

  很多卖炮的摊主称,今年的销售额只及去年的一半。

龙年春节石家庄炮市遇“冷”元宵节前争相降价

  越来越多的娱乐方式代替了过年放炮。郄磊摄

  元宵佳节临近,省会石家庄鞭炮销售也进入最后冲刺阶段,昨天记者调查发现,街头很多烟花爆竹销售点已开始降价促销。据介绍,今年省会鞭炮销售有点“冷”,市民放炮热情大不如前。民俗学家、社会学家认为,烟花爆竹市场的年味越来越“淡”,说明人们越来越崇尚文明、安全、环保的过年方式。

  现场

  元宵节临近鞭炮降价争抢最后商机

  “花炮便宜了,多要几个吧!元宵节放放花,图个吉利。”在槐中路一家烟花爆竹销售点,老板很热情地招呼着顾客。

  根据相关规定,春节烟花爆竹的销售时间截至正月十五,而一过了初十,卖炮的日子也就屈指可数了。所以眼下街头很多烟花爆竹销售点都开始降价促销,原价30元的礼花弹,如果多买,25元就可以拿下;而原价15元的烟花也降到了12元左右。“就剩这几天了,只要不赔钱,就都便宜卖了!”一家烟花爆竹零售点的老板说。

  “如果多买的话,就能多便宜。”中山路与育才街交叉口一鞭炮销售点的工作人员介绍,现在鞭炮销售已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价格也相比节前降了不少。

  现状

  炮市遇冷市民放炮热情大减

  记者了解到,今年省会烟花爆竹的销售有点冷热不均,个别网点邻近居民小区,或处于相对繁华的地段,销售情况比较好,比如位于东开发区的一个网点烟花爆竹已基本销售完毕,炮摊上只零星摆着几个烟花。而有的不毗邻住宅区、人流量少的鞭炮点销售情况却不尽如人意。总体来说,很多卖炮的摊主反映今年市里放炮的人明显见少,销量有点走下坡路,明显不及往年。

  在谈固东街的一个烟花爆竹销售点,卖炮的一对夫妇提到今年的生意,同时摇起了头,连说“不好!”不过,他们说,今年比较幸运的是,相邻的一个烟花爆竹零售点没开,买炮的都到这边来了,所以销售与去年差不多持平,“如果那个点也开的话,卖得肯定就差多了。”摊主介绍说,和他们经常保持联系的其他几个鞭炮点的销售情况也都不太好,有的摊点销售额只及去年的一半。

  分析

  年俗推陈出新 炮市遇冷有原因

  炮市遇冷,究其根源,除了人们的收入水平有限等客观因素外,很多市民认为这与时代的发展进步,人们的观念日新月异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原因一

  更多娱乐方式代替放炮

  “过新年,放鞭炮”,这是多年来沿袭下来的过年方式,很多人认为,似乎不放炮就缺少年味儿。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人们发现了其他更能开心过年的娱乐方式,聚餐、逛商场、逛庙会等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市民的过年节目单中,这些多样化的娱乐方式渐渐成为了过节主流,而放炮反倒成了春节的点缀。

  在记者的采访中,很多市民表示今年都减少了烟花爆竹的购买量。“过年了总得买点儿炮,也算应个景,但是不用买多了。”家住谈固小区的李先生说,他这几年买炮越来越少,今年春节就买了三挂鞭炮、五个烟花,还有一些孩子放的小炮,总共花了不到200块。有的老人则表示,放炮烟熏火燎的,还污染空气,认为炮还是少放为好。

  原因二

  不少市民回老家过年 多是就近买炮

  “石家庄的外来人口居多,逢年过节很多家庭都空了,人们举家大小都回老家,买炮也多是选择就近购买,哪有大老远抱着炮回家的,也不安全!”一炮摊的经营户介绍,现在交通工具都不允许携带鞭炮之类的危险物品,所以买炮回家过年的人也就越来越少。

  “鞭炮带来带去的很危险,老家也有卖的,价格还便宜,虽然不如城里的鞭炮花样多,但是过年就是图个响儿,看个热闹罢了!”市民张欢说,自己每年春节都是在老家买鞭炮,而且卖炮的都是乡里乡亲的熟人,价格也便宜得很。

  原因三

  郊县廉价炮市、网络销售抢走生意

  图个“应景”的家庭减少了买炮的数量,而那些酷爱放炮的市民也不一定从市内的零售点买,郊县的土产批发市场、农村的零售炮点由于价格便宜,也吸引了不少城里市民专程开车去买炮。

  徐先生就在节前专门开车去了趟鹿泉,四个朋友合伙买了八箱烟花爆竹。“县里肯定比市里便宜多了,”徐先生说,出发时他在家门口的两个烟花爆竹零售点问了问价格,一挂鞭炮的价格在12元到15元之间,等到了鹿泉再打听,同样规格的鞭炮仅卖7.5元,便宜了将近一半。虽然没有一一比较,但总体来说两地鞭炮价格差出了一大截。虽然这些廉价鞭炮很多头数不足,火药填充也明显有点儿“偷工减料”,但是依然挡不住图便宜的市民。

  此外,网购烟花爆竹在今年也比较火爆。记者在淘宝网上看到,很多网店在出售烟花爆竹的代金券、提货卡,提货卡的价格以500元、1000元居多。

  正是郊县的廉价“炮市”和新兴的网络销售渠道,分流了相当一部分市区的烟花爆竹销售。

  专家

  倡导新元素替代旧习俗

  烟花爆竹市场的年味越来越“淡”,不少民俗学家、社会学家认为,这也是必然会出现的一种趋势,证明人们越来越崇尚文明、安全、环保的过年方式,用更多的过年新元素替代了旧习俗。

  “烟花爆竹该放不该放,原本就是一个很纠结的话题。”河北省商业联合会秘书长曹润亭认为,在有人支持、有人反对的声音中,政府给出的措施是“限放”,即在限定时间、限定地点的情况下允许燃放烟花爆竹。而事实上,每年春节,烟花爆竹都在闯祸,比如鞭炮炸伤人、烟花引发火灾、集中放炮造成污染、影响居民休息等,这些不良因素使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放炮的危害,从而选择了其他的过年方式。“春节的习俗有很多,文明的娱乐方式也越来越多,如果不放炮,照样可以把年过得有滋有味。”曹润亭说。(记者郭卉 刘文静)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