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图书馆无门,学生心中有门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02日08:48  法制日报 微博

  最近网上疯传一条微博:宁波鄞州高级中学的图书馆,无门无管理员,10万册图书,全数提供给师生自助借阅。年终盘点,图书反而多出了6000册。日前,记者从这所学校证实了网上微博的真实性(2月1日《钱江晚报》)。

  “大智若愚”的说法果然不假。浙江省宁波市的这所中学,7年前馆门洞开、无人值守来“管理”图书,肯定是让好些人为之紧紧捏了一把汗的。可没想到,时任校长王贤平凭着“对学生信任,会收获什么”的坚定理念,使得该校一路走来的“无门图书馆”,越发揭示出一种令人惊叹的答案。

  事实已然证明,图书馆无门,而广大学生的心中“有门”。这扇无形之门越来越显牢固和安全,既来自于校方坚持的信人不疑,同时也促成了学生们的自律更严。比起别的学校靠加强有人有门管理的“他律”来防范图书丢失,宁波这所中学的“无门化监管”,可谓凸显了以人为本的高超思维,也是一堂充满智慧的育人课程。

  或许有人会说,“无门图书馆”演变成一堂“大智育人课”,虽值喝彩,却难复制。倘若离开了校门,其管理效果和教育收获便可能大打折扣了。这种假设当然不是杞人忧天,但却应该想到,人是慢慢长大的,学校里受到的良好教化与熏陶,对其成长之后的素质和涵养,同样有着密切的关联或影响。至少在我看来,习惯了这种“自律氛围”的学生,将来走到社会的任何角落,往往都不会将“有门”、“无门”看得区别太大。

  “无门图书馆”也许不是宁波鄞州高级中学的首创,但实话实说,当前这样的“信任教育”和“智慧课堂”不是多了,而是实在太过稀少。此外,类似的治校手段和理念,可能也不是宁波那位校长才独有,而是敢于力排众议、勇于推动尝试的尚属凤毛麟角。所以,想让这样的“大智育人课”纷纷出现,不仅仅需要勇敢者的个人气魄,更期待官方化的积极鼓励和倡导。图书馆去掉一扇“门”,人世间多了一份“信”。

  浙江 司马童 媒体人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