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融合政府工作融合群众生活 渭南兼融并蓄拓展法治文化建设空间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02日09:24  法制日报 微博

  ? 本报讯 记者台建林 通讯员张秀玲 “如何解决法治文化抽象、难理解、难接受的问题?”近日,陕西省渭南市司法局局长李俊杰向《法制日报》记者介绍,渭南市着力提高法治文化的影响度、参与度、渗透度、趣味度,注重将法治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有机融合,进一步拓展了法治文化建设的发展空间。

  与政府工作融合,提升法治文化建设影响度。在践行“三项重点工作”中,渭南市围绕“社会矛盾化解”,在企业改制、征地拆迁、教育医疗、环境保护、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等容易引发社会矛盾的领域,针对群众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开展法制文化宣传;围绕“社会管理创新”,聘请法律顾问、法律讲师团、专家教授等开展法制讲座、专题论坛,在各个层面上宣传、倡导法制文化;围绕“公正廉洁执法”,组织开展对领导干部、国家公务员和执法人员的法制培训和宣传教育,请法学专家剖析有关典型案例,以案说法。

  与法治实践融合,提升法治文化建设参与度。渭南市通过“万人问卷、千人督查、百事展评”,依法整治事关民生、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与文化建设融合,提升法治文化建设渗透度。渭南市依托图书馆、纪念馆、群艺馆、文化馆、文化站等公共文化设施,构建覆盖全市、惠及全民的法治文化服务体系。组织专家挖掘整理颇具渭南地方特色的法治名人故事、法制典故、法治警言,以形象生动的石刻、雕塑、壁画、灯箱、标志牌点缀布置法治文化阵地。发动美协、作协等文化团体,不断丰富法治文化作品形式,打造法治文化精品力作。

  与群众生活融合,提升法治文化建设趣味度。为解决法治文化抽象、难理解、难接受的问题,渭南市开发制作台历、挂图、雨伞、书签、环保袋等各类载体,运用群众乐于接受的戏曲、故事、春联、短信等各类艺术形式,发动民间文化骨干,组织“五老”讲师团、普法宣传员、法制宣传志愿者队伍等深入全市11个县(市、区)广泛开展法制故事宣讲、法制漫画巡展、法制图书阅读,“法治人物”、“法治事件”、“法制好新闻”命名评选,“法治文化示范村(社区)”创建。各类法治文化活动在基层广泛展开,较好地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自愿参加法治文化活动的需求。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