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学艺就是烧钱”道破艺术之功利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02日09:25  国际在线 微博

  1月31日是山东省2012年艺考报名首日,山工艺等报名点非常火爆。但很多考生表示,学艺很烧钱。学习、培训、食宿、画笔、乐器等各种花费算下来,仅考个艺校,少则花几千元,多则两三万。(据2月1日《生活日报》)

  考艺校报名火爆,学艺很烧钱是一个事实。这其中隐含的问题值得剖析:

  首先,考艺火爆,很多学子烧钱学艺,这是不是艺术繁荣、追求艺术者众的表现呢?答案恐怕并不乐观。一方面是春晚总导演无奈而又苦情地表示:“小品已经没市场”,暗自为小品的沦落而叹息,为艺术的整体不兴而伤神。另一方面,却是学艺者踏断门槛,吼吼声很大,却始终不见成绩单。这种反差背后到底是什么?

  何以老一辈德艺双馨的艺术家们,只有勤学苦练,却凭借着不懈地追求精神,达到了艺术的高境界,而如今,新人们用钱铺路、烧钱买贵重的学艺工具与考艺之路,何以却给人一种“一代不如一代”的感觉?

  其次,烧钱与艺术有没有必然联系?从表面上看,烧钱是为了学艺,是为了追求。但事实上很多人心里恐怕并不是这么想的。反复计算,衡量前景,取成本低的路而走,这是人类的本能。小品不赚钱就去拍电影嘛,这没什么奇怪。

  学艺是很烧钱,但依然有人不惜烧之,为什么?因为有人看到了学艺将有可能得到的高额回报、名利双收。这与社会上流行的说法是相吻合的:比如“作品没有出多少,富豪作家却上榜了不少”;“好歌曲没有多少,大款歌星却出了不少”;“好电影没有多少,大牌导演却出了不少”……这种倒挂的艺术现象与艺术追求,显然已经让艺术完全陷入了功利化的窠臼。

  并不是说,花钱、花大钱考艺、学艺就是错的;也并不是说,新时代的学艺者们非得与老一辈艺术家一样清灯枯影、凿壁借光。但至少,少一些功利化的目的,然后再去艺术的路上求索;少一些成名成霸的期望,然后再去看待艺术;少一些将艺术当成娱乐的思想,多一些崇高的追求……或许,艺术就不再那么地需要烧钱了!(刘鹏)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