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陈锡文解读一号文件:特别突出推动农业科技进步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02日10:54  国际在线 微博

  国际在线消息:国务院新闻办今日举行发布会,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在发布会上,对一号文件的相关背景和主要内容进行了介绍。

  陈锡文说,昨天新华社全文播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也就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第9个以农业农村工作为主题的一号文件。下面,我就这个文件的相关背景和主要内容向各位作概略的介绍。

  一、关于当前农业农村发展形势

  刚刚过去的2011年,面对极端天气频繁发生、农业成本快速上升、稳定物价任务艰巨的严峻考验,党中央、国务院科学判断、果断决策,及时采取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各地区各部门同心协力、奋发进取,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和2011年1号文件精神,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和工作强度,农业农村保持强劲发展势头,实现了“十二五”发展“开门红”。粮食生产和农民收入双双跃上新台阶,水利建设和民生改善加快实现新跨越,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同步取得新进展,是本世纪以来农业农村总体发展最好的一年。主要表现为:

  一是农业收成好,主要农产品全面稳定增产。去年粮食产量为11424亿斤,增产494亿斤,跃上了1.1万亿斤的新台阶,实现了历史罕见的“八连增”,创造了连续5年过万亿的新纪录。去年的粮食增产有几个显著特点:(1)夏粮、早稻、秋粮季季增产。(2)稻谷、小麦、玉米全都增产,三大谷物总量首次超过1万亿斤。(3)商品粮基地贡献大,13个主产区增产448亿斤,占全国增量的90.5%,特别是东北四省区增幅全都超1成,增产280亿斤,占全国增量的56.6%。(4)主要靠科技提高单产,去年亩产达到688.8斤,亩增25.6斤,单产提高的贡献率达86%。(5)去年是在连年增产高基数上实现的继续大幅度增产,这与以往在减产后出现的恢复性大增产有很大不同。同时,其他主要农产品也全面增产。

  二是增收势头好,农民收入全面快速增长。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977元,增量超过千元,创历史新高,实际增长11.4%,创本世纪新高,实现改革开放以来首次连续8年较高增长。去年农民增收较快,得益于“三多三高”,即农产品产量多、价格高,农民务工人数多、工资高,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多、含金量高。令人欣喜的是,农民收入增幅在2010年超过城镇居民的基础上再次超过城镇居民,中西部地区农民收入增速普遍超过东部地区,开始显现城乡区域收入差距缩小的态势。

  三是现代农业发展好,新农村建设全面加快推进。农业区域化布局基本形成,农田水利建设显著加强,设施农业迅猛发展,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和农业机械化水平继续提升,农业科技人员到生产第一线直接指导农民防灾减灾、使用良种良法的人数创造了多年来的新高,农业生产经营正在向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迈进。在生产发展基础上,乡村规划、环境整治逐步推开,生态家园、美丽乡村建设加快推进。

  四是民生改善好,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显著提高。农村水电路气房等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强,科教文卫保等社会事业发展继续提速。新农合筹资标准提高到230元,覆盖97%的农民,农村低保实现应保尽保,覆盖5300多万人,新农保试点加快推进,覆盖全国60%以上的农业县(市、旗),1亿农民领取了养老金。

  五是农民情绪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社会管理全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加强,党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更加完善,党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进一步落实,农村社会继续保持和谐稳定。农业农村的好形势,有力支撑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有效维护了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在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越是形势好,越容易出现麻痹松懈;越是连年增产增收,越容易出现滑坡拐点。大家普遍有“三个担忧”:一是担忧农业农村发展好势头能否持续,要在高基数高水平上避免出现徘徊反复、争取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难度极大。二是担忧要素价格快速上升、市场频繁波动能否有效应对,要在高成本高风险下继续提高农业效益、调动农民积极性,约束极多。三是担忧刚开始显现的城乡收入差距、区域发展差距缩小的端倪能否成为发展趋势,要在高增长高要求中不断增进农民福祉、让农民更多分享发展成果,任务极重。

  二、关于文件主题的主要考虑

  中央决定,2012年继续发布关于农业农村工作 的一号文件,以“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为主题,全面部署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主要基于以下考虑。

  一是从形势变化看,我们的面临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更为复杂严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实现稳中求进,必须避免农业出现闪失,避免主要农产品供给出现问题。今年,我们还要召开党的十八大,做好“三农”工作,稳定发展农业生产,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对营造良好氛围、推动全局工作、赢得战略主动至关重要。

  二是从发展需要看,要稳住明年农业生产,长期稳定地保障我国粮食和其他重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靠继续增加农业水土资源已没有多少余地,必须靠提高单产。而提高单产,靠继续增加使用化肥农药,不仅效益在降低,而且破坏环境,也难以为继。同时,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靠政策增收、提价增收、打工增收等都是非常必要的,今后务必还要继续强化,但根本还是要靠发展生产力,通过科技进步,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实现增产增收、提质增收、节本增收。因此,巩固农业农村好形势要靠科技,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更要靠科技。

  三是从工作指导上看,2004年以来8个中央1号文件,每年通过聚焦一个主题,出台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的重大政策举措,促进了农业农村持续稳定发展,赢得了粮食生产连获丰收、农民收入连攀新高、农村民生不断改善的好局面。实践证明,中央发出关于农业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有利于突出工作重点、明确政策指向、集中解决问题,已经成为中央指导“三农”工作的政策导向和主要信号,成为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体系的集中体现和鲜明标志,成为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有力武器和重要抓手。

  总的看,今年中央把1号文件的主题确定为“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既抓住了发展要害、回应了基层关切、兼顾了当前长远,又在保持政策连续性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三农”政策体系。

  三、关于文件的主要内容: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除序言和结语外,共有6章、23条。文件紧紧围绕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这个明年农业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在强调多措并举、多方努力的基础上,特别突出了推动农业科技进步。

  文件开头部分,在充分肯定今年“三农”工作成绩、深入分析当前困难挑战的基础上,突出了三个重点:一是“三个绝不能”的工作要求,即绝不能因为连续多年增产增收而思想麻痹,绝不能因为农村面貌有所改善而投入减弱,绝不能因为农村发展持续向好而工作松懈。二是农业科技“三是三性”的定性定位,即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具有显著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三是“三保三强”的总体思路,即强科技保发展、强生产保供给、强民生保稳定。

  文件正文部分,有五个大的考虑:一是在文件框架上,重点强化“三大支撑”。围绕明年并着眼长远持续提高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在第一部分强调加大投入和工作力度、切实抓好农业生产之后,二三四部分集中讲农业科技支撑,第五部分讲基础设施支撑,第六部分讲市场流通支撑。二是在“三农”政策体系上,明确提出“三大指向”。过去一直提“支农”,后来提“支农惠农”,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科学地表述为“强农惠农”,这次一号文件又提升到“强农惠农富农”。这是重中之重战略思想的丰富发展,是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方针的细化实化,是强化农业基础、惠及农村发展、富裕农民生活的精炼表述和精辟概括。三是在“三农”投入上,再次要求“三个持续加大”,即持续加大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持续加大国家固定资产投资对农业农村投入,持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确保增量和比例均有提高。四是在强化农技推广服务上,集中推出“三条政策”,即实现在岗农技推广人员工资收入与基层事业单位平均水平相衔接,2012年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基本覆盖农业县(市、区、场),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条件建设项目覆盖全部乡镇。五是在新型农民培养上,主要采取“三大举措”,即进一步提高涉农学科(专业)生均拨款标准,对到农村基层工作并符合条件的高等院校毕业生实行国家补偿学费和代偿助学贷款,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免费进程并落实职业技能培训补贴政策,让农村每个后备劳动力都掌握一门技能。

  文件结尾部分,对加强和改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促进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切实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等,提出了总的要求。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