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禁鸣第一天 半数驾驶员称不知新规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02日12:59  重庆晚报 微博

  

  看看这样的遭遇就知道噪音有多烦

  这户人家39万买套房 被汽车吵得在外租房

  禁鸣第一天 半数驾驶员称不知新规

  昨日,是主城禁鸣令实施第一天(昨日本报5版详细报道),范围是内环以内区域和主城其他201条路段,半数驾驶员称不知道此事,交巡警对昨日违规鸣笛的驾驶员实行人性化执法———大多是劝导教育,未开罚单。重庆晚报多路记者跟随警方进行现场采访。

  交巡警表示,今日起将依法对车辆的乱鸣笛行为实施处罚,所以要求驾驶员特别注意,自觉遵守。

  【现场1】

  北部新区

  劝导违规驾驶员

  昨日上午,北部新区公安分局交巡警支队在龙头寺火车站站前广场,举行了一个小型的禁鸣宣传活动。呼吁大家遵守交通规则,安全出行,也提醒驾驶员养成良好习惯,不要随意乱鸣笛。同时,交巡警在禁鸣路段设置了17个点查处违规鸣笛。

  昨日上午10时许,在泰山大道的检查点,一辆大客车的驾驶员因前方出租车突然急刹,大客车驾驶员就“嘟嘟嘟”摁响了喇叭。民警随即对大客车驾驶员进行了教育。

  “禁鸣?我不晓得。”面对民警纠违,大客车驾驶员显得很迷茫。鉴于是禁鸣令实施第一天,民警没有直接给他开罚单,而是进行了提醒和劝导。

  【现场2】

  沙坪坝

  260路公交车鸣笛

  昨日上午11点过,在沙坪坝三角碑转盘,一辆轿车可能在找路,车速较慢。后面的260路公交车鸣起了喇叭,结果被三角碑交巡警平台民警拦下:“同志,你好,知道刚才你违规了吗?”公交车驾驶员从驾驶室探出头,看起样子很无辜:“啊,我没有超速也没有违章呀?”

  “今天开始车辆禁鸣了,你不知道吗?”交巡警解释:“报纸、广播、电视都在宣传。”驾驶员一脸茫然:“没有,完全不知道!从来没听人说过。”

  随后,交巡警给驾驶员讲解了新规定,并指着马路边立着禁鸣标志告诉他:“商圈一直是24小时禁止鸣笛,希望下次注意。”

  【现场3】

  江北商圈

  出租车公交鸣笛严重

  昨日下午,在江北商圈环道。记者看到这里的路比较宽,车也比较多,出租车、公交车鸣笛严重,交巡警正在路面值勤治理鸣笛。

  下午2点10分左右,一辆出租车从最左边车道准备换到最右边的车道,一边狂按喇叭,一边急速行驶。这辆出租车最终被交巡警拦下进行教育。“我不知道禁止鸣喇叭!真不知道!”的哥表示:“我要换道,就要按喇叭啊,前面的车挡到我了!”的哥解释自己按喇叭的原因。

  从昨日下午1点半到2点半,江北商圈交巡警拦下了20多辆车进行教育和宣传。有的驾驶员表示不知道新规,有的驾驶员不承认自己鸣笛,有的则表示:“按成惯性了,以后一定注意。”

  【现场4】

  解放碑

  红绿灯处按喇叭

  昨日下午4点过,记者来到解放碑的商圈环道。此时,下班高峰正逐渐到来。在一个红路灯处,许多车排队等待红灯。

  绿灯亮起,排在最前面的一辆白色本田飞度车,也许驾驶员是新手,起步慢了3秒钟,后面的驾驶员们就不耐烦的按起喇叭。“是要按啊,你想红绿灯时间好紧张,浪费一秒钟都是钱。”一名出租车驾驶员这样说。

  记者观察到,特别等候红绿灯时,要是有车子起步慢了,大多要被后面的车子按喇叭催促。

  【现场5】

  渝州路

  1小时10人被警告

  “哎呀,我不晓得,对不起。”昨天下午1点多,在高新区渝州路,一辆小货车因催促行人过斑马线而鸣笛,被交巡警拦下。驾驶员将手伸出窗外,不停向民警道歉。

  1个小时内,该路段共有10名驾驶员因鸣笛被拦下,他们的理由都出奇的一致:“不晓得这个规定。”昨日警方柔性执法,对驾驶员警告教育后放行。

  个案》》

  买套新房紧挨内环 噪音吵得不敢住

  重庆晚报讯 花39万元买套新房,却因为噪音太大只能在外租房。从去年9月起,市民石先生就一直过着这样的生活:他家所在的悠哉悠宅小区因毗邻内环快速路,过往汽车的喇叭声、大货车疾驰的声音大得很,每日噪音如同飞机起落,两口子不得不变成租房一族。

  车流吵闹

  孕妇进屋就狂躁

  石先生的新家位于江北区南桥寺悠哉悠宅小区,楼下50米外就是内环快速路,两个卧室的窗户都正对着川流不息的车流。去年8月30日,石先生和老婆高高兴兴地来接房,刚开门就被屋子里的巨响吓住了。“噪音像飞机起落一样,震得耳朵直嗡嗡响。”石先生说,出来时老婆气得脸都黑了。

  石先生是工程师,老婆在附近中医院上班,买房是因为怀上了宝宝。“原先打算今年4月份老婆生了就搬进来,但现在怕噪音对婴儿不好,只好不搬了。”石先生说,老婆怀孕8个月了,现在一走进这屋就变得狂躁,所以两人只能在附近花800元租房。

  脑子发闷

  噪音超标8分贝

  昨日,重庆晚报记者一走进屋子,感觉周围有大型机械正在运转,又像飞机起落,“嗡嗡”声直压鼓膜。关上窗户后,噪音稍小,但很快感觉头脑发闷,人变得昏沉沉的。

  重庆晚报记者用声级计测量,20分钟内主卧的噪音在67.5~68.3分贝之间波动。据江北区环境监测站的胡姓工作人员介绍,石先生家属于四内区声环境质量标准,白天噪音应该在60分贝以下,夜间为45分贝以下,确实超标严重。

  隔音措施

  公路房子中间种树

  记者走访了解到,由于该小区是期房,买房时大家只能在楼下花园查看,开发商表示有双层玻璃隔音。现在,紧挨着内环的业主对车流的噪音意见很大。

  业主李小姐说,她是为了上班方便才买这房的,但现在噪音太大,她决定继续住南坪的父母家,这里装修完了就会租出去。

  业主王先生原本买房作婚房,“没想到太吵了,老婆不愿意搬来住。”王先生的房子现在已经装修好,但是家具都是空置的,“是卖还是住,暂时也没想好。”

  “公路和房子中间马上要种树,可以隔离一些噪音。”物管公司杨姓负责人称,小区经过正规规划建立,且主体构造没有问题。“现在墙里要加吸音棉之类是来不及了,只有请相关部门在公路旁建声屏障。”

  重庆晚报记者 陈再

  半数驾驶员称

  按喇叭按习惯了

  记者昨日在北部新区、渝中、沙坪坝、江北和南岸等地,对上百名驾驶员朋友进行了随机调查。结果显示:一半的人表示:“不知道主城有禁鸣的规定,按喇叭按习惯了。”不过,大多数被调查者均反映:对主城禁鸣规定表示理解和支持。

  不过一些急躁的驾驶员,常常因为前面的车开得慢,而习惯性的按两声喇叭提醒。当他们被交巡警拦下来后,驾驶员显得很茫然:“我完全不知道!”还有驾驶员表示:“我在提醒前面的车和行人,不要乱走。”记者发现,在商圈环道附近,车流确实很大,部分驾驶员习惯性地按喇叭。

  处罚不是目的

  请自觉遵守法规

  昨日有民警坦言,尽管有监测设备,但相对于其他交通违法,违规鸣笛的取证还是比较困难。

  “这种情况在其他省市也有发生。”检查站民警说,温州曾出现过类似案例:被处罚的驾驶员认为没有证据证明自己鸣笛,对交警部门开具的罚单提出异议,闹上了法庭。最后法院还是维持了交警的认定。

  “如果交巡警在现场发现有人违规鸣笛,即便没有证据固定下来,也可以对其进行处罚。”民警介绍,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民警当场纠正驾驶员的违法行为并予以处罚,是合法的行政行为。不过,得有一个前提———能够证明民警和被处罚驾驶员之间没有利害关系,排除因公报复的可能。

  即便如此,民警仍坦言,对于违规鸣笛的整治,处罚并不是最终目的,禁鸣令的最终实现,还得依靠驾驶员的文明驾驶,自觉遵守,也得依靠广大交通参与者的遵章守纪,真正做到文明出行。对自己和他人都是一件好事情。

  本版稿件除署名外由重庆晚报记者 涂静 朱隽 黄河 杨帆 实习生 刘佳骅 摄影报道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