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面对“一中”民进党“台独”这条路还能怎么走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02日13:56  环球时报 微博

  环球网2月2日消息,美国中文媒体《世界日报》1月31日发表社论说,民进党败选后何去何从,以期取得执政条件,应是改选党主席的重要议题,而且要先有一个务实的党内大辩论,即“台独”这条路还能怎么走,是不是已经到了弃守,且必要回返“一中”的关键点。可以看得很清楚,民进党的败选,固有各种客观因素的制约;但最大的争议还在两岸政策的僵固,在激化民粹思维的同时,让中间选民不敢领教。

  社论说,民进党的神主牌“台独”就此次大选言,几乎已成神隐,但民进党的核心价值若无法与时调整或坚持不变,“台独”的幽灵依然起着绝大作用。面对“九二共识”的“一中各表”,包括两岸各种正常交流和往来,几乎无法正面应对,对两岸签署的各项协议,也持负面保留态度。这就让中间选民无法理解民进党何以无视客观现实的变化。

  民进党必要看到:选举结果是台湾选民的理性抉择。所以会“挺马反蔡”,相信不是选民对“三只小猪”的故事没有丝毫共鸣,也不是选民不重视民进党所标榜的公平、正义;而是选民无法放心让“台独”当家。大选期间,蔡英文就形象言,言行举止似乎都很理性,但就是无法绕开“反中”、“反共”和反两岸经贸的情结。不必讳言,这就是“台独”意识在作祟。

  社论说,春节前后,民进党内部要求检讨败选责任和何去何从的同时,至少可以听到两种声音,一是大步自我开放,即民进党应从追求“台独”的革命政党转化为以民意主流趋向为依归的内造政党;一是以为选票和“立委”席次较四年前有所增加,若能持续激发民粹,强打“台独”议题或就可取得执政权。前者是出于危机意识,后者则属自我感觉良好,有故步自封之嫌。

  民进党内的理性诉求,过往所以很难取得主流地位,不能不说系来自历史的包袱,从二二八到白色恐怖平反,让绿色基本盘拱出的公职人员,沉醉且恣意于民粹。再加上过去选举制度,走偏激路线者往往可以取得基本盘的支持。而今施行单一选区两票制,民粹诉求未必能取得优势,中间路线和中间选民势将主导民意归趋,较易形成两大党的政党政治。民进党若无法即时调整基本路线,不是没有可能从此沦为永远的少数。

  社论说,从民进党在大选期间的发言人,也是台北市议员的梁文杰发表文章,以宏达电的负责人王雪红公开支持“九二共识”,愤而宣示宁用韩国三星手机也要抵制宏达电,民进党中生代且当选不分区“立委”的段宜康随即表态支持。从这里可以看出:在民进党党主席虽然即将改选,且有世代交替的呼声,但党内民粹思维仍不时涌现。“反中”情结彻底从反富、反商情结中宣泄出来。

  虽然民进党中央表示这是个人行为,但这种民粹情绪若因此蔓延开来,不论谁来主持民进党党务,民粹的紧箍咒就会随即套上。就像马英九形容的,不是蔡英文改变了民进党,而是民进党改变了蔡英文。蔡英文固然不是陈水扁,但在蔡英文背后有更多“陈水扁”。民进党内思欲调整“台独”基本路线的声音,就有可能遭场外民粹声音压制。

  民进党在选前其实已预估败选,且有民调为据,蔡英文感人的败选宣言,也可从容撰就。惜未就民进党何去何从,以及如何摆脱“台独”神主牌作出论述。蔡英文的盟友,也是持“宪法一中”论的谢长廷藉由批评李登辉在最后关头站台负面影响选民投票意向,可以说是打响重新检视“台独”,以及回返“一中”的第一炮。但谢长廷深知这是一个非同小可的转折,是以未能畅所欲言。这就需要民进党内的理性声音勇敢地站出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