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多少农民工节后将返粤

  羊城晚报讯 记者孙朝方、曾璇报道:2月1日,中山某运动器材公司在一派喜气中开工,经理江涛略带得意地告诉记者,全厂530名员工97%的都回来了。而与此同时,广东一些制衣制鞋、家具厂及饮食等服务业正为年后用工的事担忧,甚至加薪仍难招合适人选。

  2004年前后,国内“民工潮”变成了“民工荒”。一向是广大打工者首选的广东,近年来成了受“工荒”影响最强烈的地区。

  龙年伊始,广东返粤外来工及用工、开工情况如何?早在年前,广东省劳动部门就自信地预测,年后九成五外来工将返粤就业。现状是否如此乐观,目前尚难确知。摆在面前的现实是,在不少劳务输出地的城镇,欢迎回家创业就业的标语、招牌随处可见。“抢”工,成了龙年春节的一道奇特的风景线。

  目前,广东每年新增就业岗位超过100万个,吸纳外来从业人员超过2600万人,约占全国跨省就业农民工总量的1/3。如此巨大的用工市场,为工而慌,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历经数年的珠三角“民工荒”背后,蕴含着怎样的区域经济变局?其“腾笼换鸟”式的产业转型,又该如何应对阶段性的“工荒”冲击,实现劳动力结构的自我升级?

  年刚过,“民工荒”声浪再起。为拨开云雾见端倪,新春伊始,羊城晚报记者走访川、湘、桂等劳务输出大省及珠三角地区,调查用工市场、企业订单等经济“晴雨表”,探秘广东新春经济开局状况。

  相关报道详见A3—A4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