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珠三角的产业链优势始终存在

  羊城晚报讯 往年初八就开始红红火火地投入生产,今年到了初十还只刚刚复工,开门未开工,是不少企业的现状。从记者在东莞、中山两市了解的情况来看,今年珠三角企业普遍延迟开工时间。

  东莞市人力资源局就业管理办公室负责人表示,劳动密集型企业普工紧缺是无法回避的事实,“不再是工厂挑人。”如果国外大经济形势持续下行,普工紧缺的局面反而可能舒缓,否则这一情况还将持续。这位负责人同时认为,“要找工作的始终会回来,珠三角城市产业链的优势始终存在。”

  “来广东打工,可以学习生产技术、管理经验,甚至可能带走产业工人,但有的东西带不走。”一位企业家说,机制的灵活和专业素养是不能忽视的,在珠三角的企业,一个机器零件坏了,可能凌晨两点都还有人上门服务,让工厂恢复生产,这在其他地方是难以想象的。

  大年初九,深圳罗湖人才市场“开场”第二天,市场推广主管刘祥瑞告诉记者,情况“比预想好”。他说,初八开场到初九下午,共召开了四场招聘会,进场招聘的企业人员和求职者加起来近5000人。

  深圳人才大市场初八也迎来开场首日。“全场近250个展位全部爆满”,很难看出招工企业是否增加,但至少没有明显下滑。节前一直担心求职者返粤积极性不理想,但从这两天情况看,总体比预期好。

  深圳鹏强人才市场经理汪炬文认为,初八、初九这两天远未进入人才招聘的高峰。“现在来找工的多半是留在深圳本地的求职者,大部分回乡过年的民工返粤情况,要到元宵节之后才能看出来”。

  (孙朝方 鲁屹山 陈强 曾璇 李青)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