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坚守中的超越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03日06:00  大众网-大众日报

  先得说一下“再识”。苗长水的名字在文坛上并不陌生,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他就因中篇小说《冬天与夏天的区别》、《染房之子》等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庄重文文学奖、冯牧文学奖而广受关注。近三四年,我又先后读到他的四部新作:长篇小说《超越攻击》、《军事忠诚》,纪实文学《北线大出击》、《解放的日子》等。几乎一年一个大部头,作为一名职业作家他没偷懒。读过这些作品使我对长水有了一层新的认识:他首先是一名军人,其次才是一名作家;他是一位多年坚持深挖军旅生活这口“井”、心无旁骛的文学守望者,又是一名坚持写“经世文章”而非“游戏文字”,因而保持住了文学良知的作家。同时他还是一位在写作上舍得下笨功夫、用拙劲的作家。为深入了解一个作战部长和后来的军分区司令,他一“跟”就是数年;为写《超越攻击》,他前后深入基层部队五年。长水不属于那类头脑十分活络的人,却有着沂蒙山人的敦厚,乐于为写作付出高成本,乐于承担和经受生活与时间的淘洗,深信“文无故新,唯有伪真”。

  但给我感受最深的,还是长水这几年在创作理念和实践上的“超越”,这种态势大致可归结为题材选择、主题开掘和叙事策略三个方面。近几年长水人弃我取地咬定了现实军旅题材,这就使他的作品具有一种难得的“硬度”。在不少作家纠结于题材选择作家还是作家选择题材时,长水却将二者结合得游刃有余:既不剑走偏锋地猎奇题材,也不脱离社会生活研磨“人性”。长水蹲得下,但站起来也毫不含糊。他的作品早已突破“描摹”现实的层面,进入了提升现实的全新层次。

  《超越攻击》找到的切入点已不是部队需不需要高学历的军事人才,而是像寒星这样的防御学博士到272机步师当师长能否会管理、善带兵,从而击中了新军事变革中军队现实的一个“痛点”。寒星的成长回答了完整意义上的新军事变革不仅仅是科技打击。这是振聋发聩的,因而使这部作品更容易受到部队指挥员和基层官兵的笃爱,至今仍有军队发烧友在网上自发力挺。

  《军事忠诚》主人公是系情于民的军分区司令陟辉。一位指挥协调过许多重大军事行动、本应驰骋在集团军甚至更高领导岗位上的精英军人却成了军分区司令,每天和招募新兵、训练预备役打交道。但这个司令不寻常,敢于顶住社会不正之风,分文不取地招收女兵;敢于为地方政府分忧……他把军分区当成第二个战场,是个颇具悲壮色彩的军人。但从精神层面上看,又称得上是长水对社会转型期军人形象的新发现。这样的军人形象看似没多么“超凡”,但现实中非常不容易做到,令人敬佩。

  从《超越攻击》《军事忠诚》可以看出,在长水的创作道路上,作品不是量的叠加而是质的递进。对于一个生活根底扎实的作家来说,他有时不选择虚构干脆“如实道来”。《超越攻击》即有人这样认为,《军事忠诚》更让人感到距离生活太近,俨然像一部长篇报告文学。但小说的路子从来都是宽泛的,长水在叙事策略上从未停止过追索,这也许正是他内心所期待的一种文学价值。

  长篇纪实文学《北线大出击》闳中肆外,是所有写汶川大地震的作品中最具“直击感”的一部。长水写这部作品首先不是以一个作家的身份而是以一名普通战斗员的身份去参加抗震救灾,这种身份赋予这部作品独特的体验感受和素材优势。他重视那些有“直击感”的细节,保持着他自己的视角和价值观,决不随意“注水”。

  《解放的日子》以苗家庄四代人不同的生活经历和感受,反映出一个波澜壮阔的革命建设年代。作者用二姑的视角表现出真正的沂蒙女人精神,实际上是一种大地母亲的精神。第二个主要视角是父亲的视角,作者的父亲苗得雨是解放战争时期参加革命的“孩子诗人”。他的成长道路离不开革命队伍,也离不开苗家几位女性的理解和支持。苗得雨这一代作家代表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代作家,是当年山东解放区贯彻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发现了这个能写会画的“十四岁的孩子诗人”,而后他参加了团代会、文代会,进了文讲所,在北京见到了毛主席。从这一视角中可以看到我们新中国文学产生的力量和老一辈文艺家的操守和信念。如果照着长水这个写法,把《解放的日子》改编为一部电视剧,也许可以改变我们当下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创作缺乏人性关注的短板。

  □ 范咏戈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