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松竹相映竞冰清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03日06:05  大众网-大众日报

  □ 许鑫

  山东博物馆去年开展了评选“山东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的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积极参与。本次活动中,清代著名画家郑燮的代表作《双松图》高票当选,成为山东博物馆书画类藏品的代表。

  《双松图》1954年入藏山东博物馆,此画为纸本,墨笔,画心纵201厘米,横101厘米,其书法绘画俱佳,保存品相完好。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当时艺术家启功、谢稚柳、徐邦达等老专家在全国书画巡回鉴定中,定《双松图》为珍贵文物一级,可见,此画是郑燮难得一见的珍贵作品。

  作者郑燮(公元1693~1765年),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郑燮为人疏放不羁,以进士选县令,日事诗酒,及调潍县,因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罢归,居扬州,声誉大着。恣情山水,与骚人、野衲作醉乡游。时写丛兰瘦石于酒廊、僧壁,随手题句,观者叹绝。著有《板桥全集》,手书刻之。郑燮中进士做官前后,均住在扬州, 以书画为营生。后世将郑燮与罗聘、李方膺、李鱓、金农、黄慎、高翔和汪士慎并称“扬州八怪”,是清代著名画家,书法家。郑燮在乾隆朝,堪称领军开一代书风画风新气象的文化巨匠。

  郑燮的诗、书、画俱佳,世称“三绝”。郑燮之诗词不屑作熟语,常常出语不羁。郑燮擅长画兰、竹、石,尤精墨竹,他师法徐渭、石涛、八大山人,主张继承传统,“学七撇三”。其中,兰叶之妙以焦墨挥毫,藉草书中之中竖,长撇运之,多不乱,少不疏,脱尽时习,秀劲绝伦。他的书法亦有别致,隶、楷参半,自称“六分半书”,书法行笔间亦以画法行之。在艺术创作上,郑燮强调意在笔先,主张表现“真性情”,他的画往往就是自己思想和人品的写照。郑燮一生画竹最多,次则兰、石,但也偶有画松,此《双松图》就是他画松的妙品。

  《双松图》是郑燮乾隆二十三年(1759年)的作品,也是他鼎盛时期的绘画代表作品之一。《双松图》之所以珍贵,是因为这是现存唯一郑燮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创作的作品,而不同于寻常应酬之作,作品本身反映的是一种质朴的发自内心的对好友的真挚感情。

  《双松图》是送给郑燮好友肃翁的作品,图中一远一近两棵松树意寓肃翁品格高洁,树下的几杆修竹以及怪石兰草,更是板桥擅长之笔。双松居中擎天而立,旁立三枝细竹。竹子画得艰瘦挺拔,直冲云天,墨色水灵,浓淡有致,逼真地表现出竹的质感。在构图上,郑燮将松、竹、石的位置关系和题诗处理得十分协调。竹的纤细清飒更衬托了松的另一番风情。

  为了抒发情怀,郑燮在画中撰写了长篇的题记:“乾隆二年丁巳,始得接交于肃翁同学老长兄,见其朴茂忠实,绰有古意,如松柏之在岩阿,众芳不及也。后十余年再会,如故。又三年复会,亦如故。岂非松柏之质本于性生,春夏无所争荣,秋冬亦不见其摇落耶!因画双松图奉赠。弟至不材,亦窃附松之列,以为二老人者相好相倚,借之一证也。又画小竹衬贴其间,作竹苞松茂之意,以见公子孙承承绳绳,皆贤人哲士,盖朴茂忠实之报有必然者。乾隆二十三年,岁在戊寅三月二日,板桥弟郑燮画并题”。

  乾隆二年,即1737年,郑燮此时45岁。由于生活困苦,郑燮在三十岁以后至扬州卖画为生,实救困贫,托名“风雅”。在扬州卖画十年期间,郑燮游历天下,结识了许多画友,金农、黄慎等都与他过往甚密,对他的创作思想乃至性格都有极大的影响。1736年,乾隆元年,四十四岁时,郑燮在北京,参加礼部会试,中贡士,五月,于太和殿前丹墀参加殿试,中二甲第八十八名进士,为赐进士出身。此后郑燮暂留北京一年有余,应是在此时结识了好友肃翁。此后,郑燮和肃翁于乾隆十二年,乾隆十五年两次相会,相见如故,友情昭然。

  这篇题记,讲述了他们同学之间的情意。板桥以弟自称,对肃翁敬仰之情溢于言表,“如松柏之在岩阿”,正是以双松之坚韧挺拔形容肃翁的高尚品格,可见,图中挺拔之双松就是肃翁夫妇的真实写照,实为板桥之楷模。郑燮另作小竹衬贴于一旁,以比拟肃翁之后辈之人才辈出,“皆贤人哲士,盖朴茂忠实之报有必然者。”或言郑燮以小竹自拟,“竹苞松茂”,环侍双松之边,时时学习双松之“春夏无所争荣,秋冬亦不见其摇落”之精神。

  《双松图》所钤印章,也生动有趣。《桐阴论画》称他“善刻印,笔力朴古”。其印章精致又别具一格。表现他经历的有:“康熙穷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表现他志向的有:“心血为炉熔铸今古”、 “恨不得填满了普天饥债”;艺术上他情愿做“青藤门下牛马走”;书体是 “六分半书”。这些印章非常切人切事。把他的身世、爱好、性格、志向活灵活现地描刻出来。

  《双松图》题记后钤白文“郑燮之印”、朱文“二十三年前旧板桥”。右下角押角章白文“七品官耳”、朱文“丙辰进士”。另一方收藏印钤于画面左下角,为白文“苍雪斋印”,呈压阵之势,小而有型,亦是印之精品。

  由《双松图》,我们可以看出郑燮画技与画意的高超,已臻化境。郑燮擅画兰、竹、石、松、菊,尤精墨竹。他曾说“凡吾画兰、画竹、画石,用以慰天下之劳人,非以供天下之安享人也”。他画兰竹五十余年,自成家法,用笔独到,多而不乱,少而不疏,遒劲潇洒,风格劲峭。竹是他理想的幻影,最能表现其思想。竹石是他一生最爱画的题材,他认为“一兰一竹一石,有节有香有骨。”其中以竹为第一。在创作方法上,他提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三阶段论。画竹还必须是“冗繁削尽留清瘦”,简和瘦是其特点,被称为“郑竹”。他笔下的墨竹,往往挺劲、坚韧,具有孤傲、刚正、“倔强不驯之气”,仿佛就是他人品的写照。

  为画竹,他对竹进行过深入的分析研究,他写道“盖竹之体,瘦劲孤高,枝枝傲霜,节节干霄,有似乎士君子豪气凌云,不为俗屈。郑燮画竹,不特为竹写神,亦为竹写生。瘦劲孤高,是其神也;豪迈凌云,是其生也;于石而不囿于石,是其节也;落于色而不滞于梗概,是其品也。”

  郑燮着意于表达竹的竹意,为竹写神写生,以赞其品格的同时,借所画之竹,以表达作者自身的孤高,威严不屈和豪迈的品格。因之所画之竹,不论一枝一叶,新竹或旧竹,都极其精妙绝伦,极富生活气息。

  郑燮画石,学元代大家倪瓒及清代万个,但亦用自己简劲的笔锋,使用干笔焦墨,或侧锋、或中锋用笔,勾勒出自己所设计的石峰,不作皱擦,偶尔作简单的皱斫,突出它的坚峭雄劲,使石质更加坚硬。他画的石很少比例和谐,风格变化多端,被称之为“怪石”。他认为石与兰、竹有共同的环境,应互为伴生,共同生长,因之所绘之图为兰竹石图。

  郑燮之兰,亦有自己深刻的理论和画法,虽受陈元素影响,但不受其拘束,经过多方调查研究,甚至不远千里,到深山丛林中体察兰花幽贞之性,得知兰多适宜于山野清谷之中,因此他所画之兰多为山中野生之兰,他在《画兰图》中记道“兰花本是山中草,还向山中种此花。尘世纷纷植盆盎,不知留与伴烟霞。”为画出幽兰之香气,他抓住幽兰开花季节的生长形态,他研究到兰花之叶短时,花劲最大,花香极盛。叶茂密时,花朵则疏则淡。他抓住其特点,用秀洒之笔,以写字用笔之技,勾点出春夏之兰,使之香气溢人。此外,郑燮还以书法笔意入画,如他画兰叶,就“借草书中之中竖、长撇运之”。

  郑燮的书法,风格奇古,他“字学汉魏,崔蔡钟繇;古碑断褐,刻意搜求。”创造出别具一格的板桥体,自称为“六分半书”。他以兰草画法入笔,极其潇洒自然,参以篆、隶、草、楷的字形,并以楷、隶为主综合起来,加入兰、竹笔意,穷极变化,是多种书法艺术与绘画艺术的有机结合。这画中长篇题记,体现了郑板桥书法艺术独特的形式美。这篇题记,曾被人形象誉为“乱石铺街”,骤然看去,大大小小,歪歪斜斜,疏疏密密,不方不正;但仔细看来,就会发现它是一气呵成,行款活泼自由,排列穿插得十分灵巧别致,浑然一片玲珑,气势俱贯,妙趣横生。郑板桥便以“六分半书”这一别具一格的新书体,开创了这一派书法之历史先河。

  郑燮传世精品以竹石题材较多,上海博物馆藏郑燮《竹石图轴》就是其中的精品。此《竹石图轴》为纸本水墨作品,纵135.6厘米,横69.4厘米,品相完好。此画作布局精巧,以白描的笔意绘庭院中的竹石,用笔于平稳极尽变化,瘦石磷峭立于其中,竹枝劲拔挺秀绕于四周,风格简洁,意境跃然于纸上。画作略有明暗前后关系,竹叶在前的用色浓重清晰,在后的则以略淡之墨完成,所围绕之怪石,用色浓淡分明层次清晰,与新竹交相呼应,细观之仍是苍劲奇峻之笔,明为新竹陪衬瘦石之挺拔,实则突出竹之坚韧。题款位于画之右上方,“六分半书”字体别致妍丽,跌宕多变,抑扬顿挫中体现出一种音乐的多变旋律感。

  山东博物馆藏的另一件郑燮的精品《兰竹石图轴》则将兰、竹、石齐聚于一幅画中,一丛兰花,两支修竹,一块怪石,有香有节有骨。

  这幅画中一丛怪石,石缝中并生兰草,石前生竹三竿,老竹苍劲挺拔,新竹俏丽清秀,墨色水灵,浓淡有致,落于纸上气韵生动,虽是寥寥几笔写意而成,而竹之神、竹之态、竹之韵已被表达得淋漓尽致。竹所倚生石块亦是画面主体之一,作为竹之背景,以遒坚奇峻之态增添画之气势,又反衬竹之生机;石上兰草则增添了石趣,不给人顽固古板之惑,反觉石亦为可亲可爱之物,也有它的生命喜好。总观全图,气势俊迈,风神萧散,有傲然挺立之概。题记自作七绝一首,与竹石兰相得益彰。在构图上,板桥将竹、石的位置关系和题诗文字处理得十分协调。竹的纤细清飒的美更衬托了石的另一番风情。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