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广府庙会不妨加些纪念内容

  

广府庙会不妨加些纪念内容

  博议

  □余以为

  去年的广府庙会开得非常热闹。如今,第二届又将开幕。在此多嘴提一个问题:庙会承载的精神力量是什么?

  这些年流行“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但结果多半是挂文化的羊头,卖经济的狗肉。“庙会”这名称在广州本来没有文化基础,这是北方的称呼。广州过去有很多跟庙会类似的活动,最近似的是农历七月廿四城隍诞,相当于广州的市庆。每逢城隍诞,行政长官要到城隍庙,在道长的引领下,向诸神祈祷全城百姓一年顺利平安。那些神仙要么是本地民间共同信奉的神,比如关公,要么是曾经为广州城作出杰出贡献的人,往往是已故的行政长官。

  城隍庙的祭祀本来是道教仪式,在道教萧条的地方,就由和尚出面主持仪式,好比中国人过圣诞节。除了城隍诞,广州还有菠萝诞、北帝诞、土地诞等等,总之每一个节庆都有意头,满足不同阶层的需要。凡是民俗一定有它的精神追求,不能笼统地视作封建迷信。

  如果单纯用经济指标衡量,国人过春节、中秋简直愚蠢至极。古人单纯务农,一到冬天农闲闷得慌,编造各种借口找乐子。现在进入工业社会,不再有“工闲”时节,可是照样过春节,春节假期短则一周,长则十天半月,尤其是外来工,宁愿无薪在家里磨磨蹭蹭,也不愿领数倍的过节加班工资,弄得雇主们年年心慌慌。“春运”长达40天,这40天里许多产业的全球供应链都受影响,远比西方的圣诞假期严重。假如只算经济账,立法禁止过春节是最佳选择,那只对少数几个年年撰文呼吁“铁路涨价”赚稿费的文人有损失……

  有多少人逛庙会,就有多少人“游手好闲”,庙会的收入肯定抵不上这些人不事生产的损失。顶多像凯恩斯所举的例子那样,政府雇一部分人挖坑,再雇一部分人埋坑,纳税人花钱买就业数量,买社会安定,也算做善事。前提是将庙会的收支账目给予公布,要算经济账,全民一起算。关起门来算账,很容易好事变坏事。

  当然,现在有关部门主持操办庙会,已经意识到经济之外的意义。今年的口号:“广府庙会,幸福相约”立意不错,但略显空洞。不妨学学以前的官老爷,借庙会之机,纪念一番建国以来曾经为广州城作出杰出贡献的已故领导,比如叶帅和任老。纪念先人,鞭策后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