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梁旭日 关开亮 报道
本报青岛2月8日讯 今天上午,十几辆大型铲车驶进位于莱西市沽河街道的大沽河治理工程开工仪式现场,备受关注的青岛大沽河治理工程正式启动。
大沽河是胶东半岛最大河流,由北向南流经青岛的莱西、平度、即墨、胶州和城阳五个区市,流域面积4781平方公里,占青岛市域总面积的45%,被称为青岛的“母亲河”。尽管青岛一直很重视对大沽河的治理,但由于受各种条件限制,大沽河流域发展水平仍偏低,存在河道防洪能力较差、个别河段水质受到污染、两岸城镇化水平不高等问题,对大沽河流域发展形成了制约。这次青岛对大沽河全流域的系统治理,规模之大、标准之高、周期之长,在青岛水利史上都是第一次。
这次治理的目标是,通过三到五年努力,实现大沽河“洪畅、堤固、水清、岸绿、景美”,将大沽河沿岸建设成为贯穿青岛南北的防洪安全屏障、生态景观长廊、滨河交通轴线和现代农业聚集带、小城镇与新农村建设示范区,初步建成大沽河生态经济新区。在具体任务上,重点实施防洪、水资源开发、道路交通、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工程、现代农业化基地建设、小城镇与新农村示范建设等七大工程。其中,确保防洪安全、增强供水能力是治理的首要目标。参与相关规划制订的青岛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副院长于诰方介绍,这次治理将加固堤防223公里、新建堤防12公里,疏浚河槽116公里,打造库堤结合、防护有力的防洪减灾体系,使大沽河的防洪能力由“20年一遇”提高至“50年一遇”;同时,实施梯级拦蓄工程,形成连续水面,增加河道蓄水、供水和水源涵养能力。
作为惠民工程,青岛还把大沽河治理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纽带,缩小长期困扰青岛发展的南北差距问题,带动辖区流域范围内50个镇处、2513个村庄、240万人口的发展。通过治理,形成“城市、特色镇、新型农村社区”城乡协调发展格局;优化“北果南菜”的农业总体发展格局,打造一批全省乃至全国水平的现代农业基地,将大沽河流域建设成为现代农业产业聚集带;形成“滨河旅游区—旅游特色城镇—滨河旅游节点—特色景点(村庄)”的多层次旅游发展格局,带动流域旅游产业的发展。
根据规划,青岛将在2012年底前完成堤防防洪工程,2013年底前完成道路交通工程,“十二五”末完成全部治理工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