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我们是祖国大家庭的成员”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24日02:59  光明日报

  

“我们是祖国大家庭的成员”

新疆内高班学生来看望陈晓燕老师。本报通讯员 陈丰摄

  电话那头,陈晓燕老师的声音听起来很清晰。“我2月4日刚住进无菌病房准备接受手术。可能要在这里住30天左右,我现在身体状况很好,请放心。”

  陈晓燕,山东青岛崂山二中的语文老师,同时兼任新疆内高班学生的教学工作。从接过这个任务至今,她教过的200多名新疆内高班的学生分布在全国20多个省市的大学里。去年8月当她被查出患有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的消息被新疆内高班的学生获知后,一场跨越时空、跨越民族的感恩救助行动,由崂山二中延展到了全国。认识或不认识她的学生,自发地把内心最善良的爱心,汇聚成一股感恩的爱,包围在陈晓燕老师的周围,让她感受到浓浓的爱意,有了战胜疾病的勇气。

  正如崂山区第二中学全体教师给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和主席努尔·白克力的信中所写:内高班把我们不同民族的情感和血液融合在一起,把我们这个伟大的民族融合在一起,这是一曲多民族团结友爱的壮歌,是一首无比动人的史诗。

  感恩的爱,学生的真情之爱

  正在大连医科大学上学的阿布来提·买买提明只上过陈老师的一节课。在北京工商大学上学的凯米尔丁·克尤木也只在陈老师的班里听过一年的课,当他们听到陈老师患病的消息时,还是惊呆了。

  想想自己刚到青岛崂山二中的那年,不知道怎么学习,不知道怎么生活,刚刚走出新疆的稚嫩少年,面对一切都感到茫然。是陈老师和众多的老师像母亲一样走到他们身边,从微小的生活习惯,到一字一句的语言学习,关怀备至。常常是夜里很晚了,还看见陈老师和其他老师走进他们的宿舍,看看他们是否盖好了被子。

  想到这些,阿布来提·买买提明再也坐不住了,他要为老师做点什么。与两位同学一商量,他们立即写了一份《捐款倡议书》:“病魔无情,人有情;金钱有价,爱无价。希望我们的陈晓燕老师能够早日战胜病魔,拥有一个快乐、幸福的人生……”

  倡议书一经发出,在全国各地新疆内高班学生中,认识或不认识陈老师的学生纷纷留言、转发。

  “也许我们做不了太多的事,但我们都有一颗美好的心,希望大家能每天为陈晓燕老师盖一层楼(跟帖)”。

  “您教过的学生都很喜欢您,好人一定有好报,我们相信您一定会好起来。”

  “07届高三9班全体同学为您祝福,虽然我们在各个地方,但心在一起……”

  一句句温暖的话语在网上流传,一笔笔饱含爱心的捐款纷至沓来。10元、100元以至更多,从崂山、大连、广东、甘肃、天津……20多个省市的新疆内高班学生慷慨解囊。这些捐款数目或许不大,但有可能是一个学生一周、一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的生活费。80%的跟帖者和捐款者,并不认识陈老师,更没有听过她的课,他们不曾留下姓名,只留言:我们共同的名字是新疆内高班;我们共同的身份是崂山二中的校友;现在是我们回报社会的时候了。

  在遥远的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陶县一中校园里,曾经是陈老师学生的古丽胡玛尔得知情况后,毫不犹豫地将自己一个月的班主任补贴费500元捐出。她所教班里的学生得知老师的老师得病后,纷纷要求捐款。古丽胡玛尔不忍拒绝,最终同意39名学生每人捐1元钱。

  拿到这39元捐款时,陈老师流泪了。“虽然每人1元钱,却比泰山还重,让我感到格外温暖。但也让我非常心疼,因为孩子们并不宽裕,看到这些捐款我心中不忍。”

  这场以爱的名义发起的救助行动,迅速影响到全国教育系统,新疆教育厅、乌鲁木齐66中学、上海市金山中学、崂山区慈善总会红十字会……仅仅5个月的时间,社会各界捐款就近40万元。

  感恩的爱 学生的爱心接力

  2011年12月25日凌晨5点30分,北京工商大学大二学生凯米尔丁·克尤木就起床了,他要在8点前赶到北京道培医院,送陈老师回青岛家里。

  12月初,中华骨髓库为陈老师找到了完全相合的骨髓配型。她19日来到北京体检,爱心接力就传递到了北京。

  20日,凯米尔丁·克尤木突然出现在陈老师面前,这让她又惊又喜。这天,陈老师经过多项检查,抽了10管血,浑身没力。凯米尔丁·克尤木不仅带来了一大筐橙子,还跑前跑后送取化验单,送老师母女回宾馆,一整天连口饭也没吃上。

  随后几天,在中国石油大学上学的阿里木来了,在中国地质大学上学的克依米尔来了,更多知道情况的学生都来了。看着这些认识或不认识的学生天天在身边帮忙,陈老师感动地说:“现在正是他们期末考试的时间呀,学习很紧张,但怎么劝也劝不走他们。我体会到了为人师的快乐,也尝到了桃李满天下的喜悦。我真的很幸福。”

  在陈晓燕眼里,新疆内高班的孩子多少有些顽皮。凯米尔丁·克尤木会在上课时冷不丁地说:“老师,你今天穿的这件衣服很时尚呀。”这样一个看似长不大的孩子,现在却迅速成熟。

  “陈老师来北京有我们照顾,请母校放心。”陈晓燕还没来北京,崂山二中内高班管理办公室主任刘晓玲的手机上,就收到了一些在北京上大学的新疆内高班校友的短信。这其中,就有2010届毕业的凯米尔丁·克尤木。他告诉老师,在北京的崂山二中校友已接过了救助老师的爱心接力传递,他们将负责老师在北京的治疗和生活。

  从发起捐款倡议、网上声援,到如今的搀扶老师,孩子们在付诸行动的同时,更学会了从精神层面上帮助老师。“陈老师,学校选4名学生会干部,咱们预科3班3人当选。”“陈老师,预科班考试,咱们班有8个同学考进了年级前20名……”稚嫩的声音,温暖的话语,天天包围着陈老师,让她几度落泪。

  “新疆内高班的孩子是我最惦记的人,他们纯朴、善良、热情,作为他们的老师,我倍感骄傲和自豪。”陈晓燕感慨地说。

  阿布来提·买买提明说:“我们就是想通过自己的行动,把国家给我们的关爱延续下去,感恩祖国,感恩每一个为我们成长付出心血和汗水的人们。我们是祖国大家庭的成员,我们要让感恩的爱,永远包围每一个人。”(本报记者 王 瑟)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